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解釋經濟指標常失準

(美聯社)
(美聯社)

本文共1632字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 Eugene Ludwig

當通貨膨脹終於被控制住時,所有人都會理所當然地慶祝。但即使在華盛頓和華爾街同時鬆了一口氣時,政策制定者也需要花一些時間來了解,為什麼2021年的主流經濟智慧到最後竟然錯得如此離譜。

回想當時,雖然有些人發出了警告,但那些主導經濟的人普遍的看法是,隨著全球供應鏈逐漸修復,上升的成本將會跟著回跌。這種看法促使美國聯準會(Fed)採取較為審慎的升息措施——比事後諸葛更為審慎。這種反思並非為了追究罪責,而是一種洞見:現在該是時候華盛頓修改長期以來解釋經濟指標的方式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經濟日報攜手彭博,提供您全球即時財經動態、時事分析、名家專欄。一站閱讀,與世界同步。

上一篇
地緣衝突…美股最大威脅
下一篇
加拿大靠移民活絡經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