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高通膨衝擊的惡性循環

本文共894字

經濟日報 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

愈來愈多的經濟學家與決策者現在承認,持續性的高通膨已成為現實,不再僅是「暫時性」現象。然而,觀察者把焦點放在歐美先進國家以及中國大陸,卻忽略了受害最重的,可能是開發中經濟體。

我們所處的總體經濟世界已不再是面對「需求不足」的挑戰,而是供給面不足所造成的「萬物缺貨」狀況,再加上能源供給不穩,及勞工供給與企業急需的人才發生錯置,導致成本與通膨雙雙上漲。而且已不能再想靠科技創新來持續壓低成本、提高供應鏈的回應能力。目前的供應鏈瓶頸正在彰顯這個現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Mohamed A. El-Erian,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著名財金專欄作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羅奇:中國大陸管理經濟 欠缺想像力
下一篇
彭博專欄:我國央行是怎麼受制於產業政策的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