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轉向 四大理由
伊爾艾朗(Mohamed A. El-Erian)
美國聯準會(Fed)已發出明顯的「質化」政策轉向信號,並為其他央行轉向「鴿派」鋪路。現在問題已不在於Fed是否、及何時改變「量化」政策指引,而是將怎麼做,才能從原先預估的今年將升息2碼,轉變為不升息,且2020年還可能降息。
促成Fed政策轉向的原因包括以下四項:
•全球經濟成長分歧: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不致變為同步減緩,比較可能的情況是歐、中、美三大經濟體將成長分歧。歐盟執委會已調降2019年歐元區預估經濟成長率,從1.9%下修到1.3%,法、德、義、西等四大經濟體下修最多,還可能進一步下修。
中國財金當局也陷入窘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及指定放款等傳統做法的效果已下降,但成長減緩又使當局更難推動結構改革。美國經濟雖仍熱絡,Fed卻對國外變局及以下的三項因素更加敏感。
•美國閒置產能與生產力潛力:元月勞動參與率再升,顯示仍有閒置人力能重新進入職場,且生產力經歷多年的低成長後也出現上升信號。
•通膨低落:多年來的寬鬆貨幣政策並未推升通膨,因此Fed不需要進一步升息。加上各項供給面的結構性轉變,也將繼續抑制通膨壓力。原料價格也因為庫存管理水準提升及供給來源增加,不太可能飆漲。
•貨幣政策與金融市場相互依存:投資人對貨幣政策高度敏感,可能引發技術性的資產價格錯置,且可能衝擊到實體經濟。Fed已決定暫停升息,對「縮表」行動也保持彈性,但影響力絕不僅限於此。Fed在主席鮑爾主政下,不太可能與市場對做。
再從技術面看,上述四項因素益發顯示目前政策利率正逼近、或已經處於中性利率區間之內;就算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至少部分Fed決策官員已經如此認為。
因此Fed在3月公布最新的利率點狀圖時,預料將不會再預測今、明兩年還將繼續升息,但也不會預測2020年會降息。明年是否降息,要取決於歐洲及中國能否有效促進經濟成長而定。但若美國政府自己做出傷害經濟的行為,或美中貿易談判最終破局,Fed便可能提前降息。
(作者Mohamed A. El-Erian是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彭博資訊專欄作者)
相關新聞
- 看看石油談判的藝術…2018-11-06
- 美股底部在哪…觀察四指標2018-12-12
- 日產上演宮鬥劇2018-11-21
- 川普重傷Fed的後果…2018-12-26
- Fed進與退的兩難2018-12-11
- 美對中應有更長遠策略2018-12-09
- 美股只是修正,不致崩盤…2018-11-22
- 股市賣壓像蟑螂 不會只有一波2018-10-20
- 阿里投入新事業…傷了元氣2018-11-04
- 經濟成長趨緩 別全怪貿易戰2018-11-18
- 聯準會語氣微妙的轉變…2018-11-17
- 從一戰英德經驗 看美中對立2018-12-02
- Fed升息還不會踩煞車2018-11-26
- 別期待ECB再送大禮…2018-12-04
- Fed轉向 四大理由2019-02-12
- 美經濟決策的兩個不確定性2018-12-27
- 美股瀕臨熊市…不是胡說八道2018-10-27
- 新興資產鹹魚翻生了2018-11-28
- 黑色十月 擋不住Fed升息腳步2018-11-04
- 美加徵鋼鋁稅 害慘汽車業2018-12-10
- 那些英國政府沒說的事…2018-10-22
- 油市動盪…美股添新愁2018-12-07
- OPEC+減產效期短 變數仍多2018-12-09
- 央行們…請忘掉升息這回事2018-10-25
- 鮑威爾該向前輩取經2018-11-09
- 美中願望清單猜謎…更難互信2018-10-27
- 習安會牽動全球利益2018-10-28
- 2019年油價…三大咖說了算2018-11-20
- 全球電子業警鐘響起2018-11-23
- 資產泡沫消退 當心新威脅2018-12-15
- 馬雲急流勇退的智慧2018-09-17
- 油市出現供給緊俏信號2018-09-17
- 川普制裁伊朗…贏虛輸實2018-10-08
- 挺國有企業 無益中國經濟2018-09-16
- 企業恐慌性搶購…扭曲GDP數字2018-10-06
- 鮑爾護盤…只是暫時的2019-02-11
- 電商一哥調薪的商業意義…2018-10-04
- 印尼選錯了外資…2018-09-15
- 川普政策 威脅美元獨尊地位2018-10-05
- 因應Fed升息 歐洲應提振成長2018-10-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