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憑什麼這麼好?
史密斯(Noah Smith)
目前美國經濟的確相當繁榮,此點不成問題,但也令人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經濟為何會出現繁榮?從基本面看,經濟學者也不清楚究竟因何而生,只能提出幾項「可能的」因素。
先看「需求面」。第一是利率仍低,尤其是長期利率,使企業借貸及房貸利率皆下降,這通常有助於投資。
第二是當利率偏低時,政府又提大擴張財政赤字,使總需求擴張,而川普的減稅政策的確使財政赤字擴大。
第三是凱因斯所稱的「野獸精神」,或現代經濟學者所稱的「信心」,即企業家及消費者對經濟展望樂觀。目前中小企業信心達到歷史高點,消費者信心也非常強。
最後一項則是目前正處於長期復甦階段的尾部,消費者終於開始買房及買車,企業投資也可能正出現汰舊換新的正面效應。
再看「供給面」的因素,這些與經濟的長期產能有關。第一項原因可能是川普的減稅政策鼓勵企業投資,使經濟效率提高,帶動成長加速。
第二項原因就是科技帶動繁榮。機器學習及雲端運算等資訊科技的進展,可能正在刺激投資,也可能刺激企業對品牌及員工技術等無形資產進行投資。目前雖沒有多少證據顯示科技的確帶動這一波的經濟繁榮,但至少在理論上有此可能。
「需求面」所帶動的繁榮,可能會依循本身的規律而結束。如果是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推動需求,最終將使通膨加速,促使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如果是靠野獸精神,結果可能是企業及消費者負債過多,最終導致債務危機及經濟崩潰。由於目前風險性負債提高,且殖利率差距偏低,企業負債程度的確堪憂。
如果是「供給面」因素締造的繁榮,到最後只會溫和減速,而不會崩潰。隨著經濟回歸到新的穩定型態後,減稅帶來的供給面效應終將消褪;但科技進步所創造的繁榮卻可能延續數年,而且還可能會因為多種科技相互刺激而使繁榮加速。
如果非要我挑出一項帶動此波經濟繁榮的原因,我認為野獸精神,激勵企業及消費者信心高漲,並使企業的高風險負債增加,這也似乎預示好景恐怕不長。
(作者Noah Smith是彭博資訊專欄作家╱編譯任中原)
相關新聞
- 看看石油談判的藝術…2018-11-06
- 美股底部在哪…觀察四指標2018-12-12
- 日產上演宮鬥劇2018-11-21
- 川普重傷Fed的後果…2018-12-26
- Fed進與退的兩難2018-12-11
- 美對中應有更長遠策略2018-12-09
- 美股只是修正,不致崩盤…2018-11-22
- 股市賣壓像蟑螂 不會只有一波2018-10-20
- 阿里投入新事業…傷了元氣2018-11-04
- 經濟成長趨緩 別全怪貿易戰2018-11-18
- 聯準會語氣微妙的轉變…2018-11-17
- 從一戰英德經驗 看美中對立2018-12-02
- Fed升息還不會踩煞車2018-11-26
- 別期待ECB再送大禮…2018-12-04
- Fed轉向 四大理由2019-02-12
- 美經濟決策的兩個不確定性2018-12-27
- 美股瀕臨熊市…不是胡說八道2018-10-27
- 新興資產鹹魚翻生了2018-11-28
- 黑色十月 擋不住Fed升息腳步2018-11-04
- 美加徵鋼鋁稅 害慘汽車業2018-12-10
- 那些英國政府沒說的事…2018-10-22
- 油市動盪…美股添新愁2018-12-07
- OPEC+減產效期短 變數仍多2018-12-09
- 央行們…請忘掉升息這回事2018-10-25
- 鮑威爾該向前輩取經2018-11-09
- 美中願望清單猜謎…更難互信2018-10-27
- 習安會牽動全球利益2018-10-28
- 2019年油價…三大咖說了算2018-11-20
- 全球電子業警鐘響起2018-11-23
- 資產泡沫消退 當心新威脅2018-12-15
- 馬雲急流勇退的智慧2018-09-17
- 油市出現供給緊俏信號2018-09-17
- 川普制裁伊朗…贏虛輸實2018-10-08
- 挺國有企業 無益中國經濟2018-09-16
- 企業恐慌性搶購…扭曲GDP數字2018-10-06
- 鮑爾護盤…只是暫時的2019-02-11
- 電商一哥調薪的商業意義…2018-10-04
- 印尼選錯了外資…2018-09-15
- 川普政策 威脅美元獨尊地位2018-10-05
- 因應Fed升息 歐洲應提振成長2018-10-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