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08字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有高達六成四的上班族對於移居南部充滿嚮往,其中包含「未來有規劃」43.7%,另外正「積極準備中」20.0%,其中曾經住過南部的上班族,對於移居南部的嚮往程度最高,進一步從不同年齡層交叉分析,結果發現31到45歲的青壯年,想要南遷的意願最高。
嘉義科學園區確定落腳太保市,南科管理局預計能創造5700個就業機會、每年380億元產值,再加上嘉義縣近年積極開發的馬稠後產業園區、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等產業園區,目前已有超過200家廠商進駐,擘劃「農工大縣」的願景正在實現,隨著工作機會逐年增加,嘉義縣對上班族的吸引力是否也跟著提升呢?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上班族對於移居嘉義也列出幾項優點,包括「生活成本低」59.1%、「物價便宜」54.5%、「房價合理」40.8%、「產業前景佳」39.5%、「就業機會逐年增加」35.4%。因為物價、生活成本較低也讓上班族給在嘉義縣生活的壓力打了46分。
1111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表示,疫情加劇了物價為上班族帶來的壓力,根據主計處的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67%,在物價翻漲的現況下,平易近人的物價、房價可以大幅減輕上班族的壓力,從內政部最新公佈的數字來看,嘉義縣擁有最台最低的房價所得比5.62倍,房貸負擔率也是全台最低22.47%,是少數位於合理可負擔區間的縣市,對上班族來說,無論想置產、移居都更友善,負擔也更小,生活壓力自然低。
再加上嘉義縣近年大力開發工業區,包括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馬稠後產業園區、中埔產業園區、水上產業園區以及年初掛牌展開招商的嘉義科學園區,協助在地產業轉型,促使上班族有更多元的工作機會,在在都成為嘉義縣吸引上班族的優點。
此外,調查也發現,吸引上班族前往嘉義縣就業的最大吸力為「創造就業機會」62.0%、其次依序為「便利交通」51.2%、科學園區進駐50.0%、協助青年就業/成立青創基地40.8%以及工業區轉型升級29.1%。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數據資料庫顯示,嘉義縣的工作機會數持續增長,嘉義縣政府與1111人力銀行合作推出「嘉義縣產業徵才專區」(https://event.1111.com.tw/event21/chiayi-online/index.asp),涵蓋嘉義在地,將近1萬個工作機會數,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幅度高達25%。
何啟聖表示,不受疫情影響,嘉義縣的工作機會數,持續攀高,成為吸引上班族的一大誘因,包括落腳太保的科學園區在內,幾個重點發展的產業園區都擁有便利交通動線,包括高鐵站及高速公路都為嘉義縣的發展打通任督二脈。
何啟聖指出,嘉義科學園區確定落腳太保,不但提升嘉義縣科技產業的能見度,創造產業投資標的,更帶動了在地供應鏈的蓬勃發展與就業機會的提升,對於落實「農工大縣」願景有莫大的助益。在綠能產業的發展上,零碳排已經是全球趨勢,走在轉型前端的嘉義縣,近年在綠色能源的推廣領先全台,發展「漁電共生」、「布袋鹽田」及「滯洪池光電」,截至2022年5月,嘉義縣的太陽光電的總併聯量已達723MW,每年可發9億7,545萬度電,預計可供20萬戶家庭用電,遠超過嘉義縣18萬5000戶一年用量需求,100%滿足用電,成為地方政府的能源轉型的新的里程碑。
何啟聖分析,嘉義縣在發展上除了在工業上積極轉型,並沒有偏廢農業大縣的根本,從「漁電共生」為漁村提升經濟價值,讓傳統漁業搖身一變成為科技業,帶給青年返鄉誘因,更成立「成立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導入大數據、補助設備,推廣自動化、精準化及智慧化的耕作方式,為農漁民產找到新生機,帶領嘉義縣成功轉骨「農工大縣」。
為了解上班族移居嘉義的意向,1111人力銀行特別設計「農工大縣正在實現」上班族前進嘉義調查,針對求職會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調查時間2022年5月12日到6月2日,隨機抽樣為1,434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為正負2.6個百分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