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12字
實價登錄資料顯示,桃園區新民街一處兩層樓的加強磚造透天厝,建築完成年是民國6年,屋齡高達105年,為建物26.19坪、土地14.22坪,2021年12月出現交易,總價950萬元,成為去年六都最老建物交易。高雄也出現百年老宅,鳳山區光遠路257巷內一處透天厝,去年4月交易1290萬元,屋齡104年,目前由水族館經營使用。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一般自住型購屋者「喜新厭舊」,對屋齡30年以上的物件仍有疑慮,因此市場上老屋交易,主要分兩大類,一是位於精華商圈,有店面租金收益價值,另一是有都更改建效益,因此吸引投資者進場整合。
推薦
桃園的百年老屋位於火車站附近,雖都更危老整合不易,但新買家應是看上店面租金效益。目前周邊店面月租金行情約3、4萬元,這筆透天店面若出租,投報率約在3.8~5%,算是不錯。
但張旭嵐說,台北市房屋單價高,想要卡位,不是得買「老屋」就是買「小宅」,屬情非得已。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提醒,銀行放貸會評估建物耐用年限,磚造房屋耐用年限為25年、加強磚造房屋耐用年限為35年、鋼筋混凝土及鋼構則為50年,若非精華地段的老屋,貸款成數恐只有5~6成,所以購買屋齡超過30年的物件,最好多抓一點預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