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進短出仍獲利?一張表看懂哪裡房市有賺頭
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指的是房屋及土地,以合併後的實價總額,扣除實際取得成本後,按實際獲利課徵所得稅。根據規定,國人持有不到一年出售,要課45%的最高稅率,持有1~2年課35%;超過2年、未逾10年課20%;持有超過10年則課10%,由於短期轉手獲利課以重稅,因此當年房市交易直接喊凍。
不過房市落底後,近年開始緩步復甦,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年增幅最大為台北市,房地合一稅收共1.86億,年增幅205%。
至於稅收總額最高為台中市,共4.55億、年增幅171%,稅收第二高者為高雄市,共3.34億、年增88%,稅收第三高者是台南市,共2.10億、年增59%,桃園市稅收總額雖未擠進六都前三名,但今年首季共1.54億,年增幅高達161%,為年增幅第三高的都會區,至於新北市首季房地合一稅1.69億,年增幅僅18%,是六都中首季成長最少的都會區。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由於房地合一是在2016年上路,該稅收翻倍不僅反應市場復甦,更顯示短期換手已漸成市場主流,尤其房市盤整時買方趁勢低價入手,在近期多選擇逢高出脫,是稅收水漲船高的原因。
郎美囡表示,近年全台各都會區皆有投資方著手資產布局,且首購及換屋等剛性自用買盤穩固,在交易量穩定發展的前提下,房地合一稅持續增加,其中台北市近來不乏高總價不動產成交,帶動稅收大幅成長,而台中市人口正成長,以其便利性與捷運綠線話題,也提升區域亮度及置產買盤意願,讓稅收居冠六都,同樣有人口紅利的桃園市今年首季成交量不俗,讓房地合一稅倍數增加。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相較於奢侈稅無論賺賠都得課稅的作法,房地合一有賺才要繳稅的制度,會讓許多發現苗頭不對的屋主會趁早下車,2016年前後的預售在近年陸續交屋,房價穩中帶堅卻難以暴漲,讓許多屋主願意讓利下車,應是稅收增加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相關新聞
- 雙北捷運宅 新蘆線買氣火2021-02-28
- 加工區3/28更名科技產業園區 每年產值拚成長5%2021-03-01
- 高市輕軌大南環試營運免費期結束 3/1起收費2021-02-28
- 台中捷運藍線有譜 周邊房市推案熱2021-02-28
- 捷運助陣 高雄1字頭物件搶手2021-02-28
- 海外置產王/東京港區房市 前景亮2021-02-28
- 名人找個家/台灣魔術師劉謙 最愛機能宅2021-02-27
- 專家帶路/高美館特區選購中古屋 重社區管理2021-02-27
- 高美館特區 蛋黃核心2021-02-27
- 空氣品質不良台北101看不清 新北污染管制稽查2021-02-26
- 限貸奏效 房市買氣連兩月下挫、桃園腰斬2021-02-26
- 「國苑之美」智慧宅強攻苑裡首購族 開案月餘賣破三成2021-02-25
- 國資圖綠園道第一景發威!「惠田上書房」熱銷破七成2021-02-25
- 高捷貓站長蜜柑超萌 陳其邁探班慰勉辛勞2021-02-25
- 228連續假期 注意3大省道尖峰時段2021-02-24
- 亞太A辦我最優 香港租金重跌15% 、台北早鳥搶光2021-02-24
- 台北市舊公寓產品誰買最多?這世代買方最捧場2021-02-23
- 台北市公寓購屋貸款族群 35至40歲增加最多2021-02-23
- 哇!租金投報8% 虎尾科大包租公收租、賺房價2021-02-23
- 豪宅建案齊發 今年總銷400億2021-02-23
- 內湖舊宗段 企業總部熱區2021-02-23
- 台中七期黃金地 坪價衝400萬2021-02-23
- 海外置產王/大阪套房投資 錢景亮2021-02-21
- 台中台74線周邊 建商插旗2021-02-21
- 低總價效應 新北北大特區搶手2021-02-21
- 高雄鳳山 房價抗跌2021-02-21
- 名人找個家/統一證券副總蒲建亨 重自住需求2021-02-20
- 專家帶路/北屯蛋黃區 可投資置產2021-02-20
- 文心崇德商圈 前景佳2021-02-20
- 阿里山遊樂區109年遊客跌破百萬 創10年最低2021-02-19
- 高鐵購票APP改版 增即時營運資訊、車次停靠查詢2021-02-18
- 台鐵資產都更活化推企業總部 慧榮科技獲選最優申請人2021-02-18
- 看好車市 和泰今年小型車銷售拚15.4萬輛新高紀錄2021-02-18
- 高雄港灣土地進入「亞灣2.0」 今年起分4期全面推動2021-02-17
- 北市五大豪巷 這條最貴均價一坪158萬2021-02-17
- 高雄掀「高」潮!29棟摩天樓正在蓋、房價近7字頭2021-02-17
- 高雄摩天大樓愈蓋愈多 2年暴增三倍、戶數增二倍2021-02-1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