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4字
AI發展百花齊放,包括機器人、輝達GB200都成為市場焦點,法人圈看好上銀(2049)、川湖(2059)等供應鏈業績表現,權證券商建議,可利用認購權證,參與相關個股走勢。
上銀2024年營收243.9億元,年減0.9%,展望今年第1季,受到春節期間中國客戶需求降溫影響,預估營收較去年第4季減少。
由於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整體自動化市場訂單能見度逐漸提升,日本工具機廠接單已見增溫,加上近期各國央行降息動作有助於民間企業增加資本支出,預估包括美國、日本、東南亞、台灣、印度等地營收成長性均佳,上銀營收將重拾成長動能。此外,上銀為「人形機器人」產業受惠者,有利營運後市表現。
川湖方面,法人圈根據供應鏈調查顯示,鴻海GB 200組裝在去年第4季僅小量出貨,1月截至中旬為止仍未放量,相對的B系列晶片以HGX架構為第1季的出貨主流;伺服器使用的導軌組數雖不如GB200量大,但HGX架構導軌基本都由川湖獨家供應,整體的單價以及產值也相當可觀,而近期機架式電源(Power shelf)擴大了導軌設計需求,進一步擴大川湖在AI伺服器的產值貢獻。
產能方面,去年8月川湖進一步擴產,公司公告以1,426萬美元於北美地區購買土地及廠房進行北美廠擴產計畫,預計於2025年投入量產,所生產的產品主要應用於廚具及伺服器領域。
市場看好2025年AI伺服器出貨訂單挹注,可望刺激川湖持續成長,法人預計今、明年營收分別年成長28%、14%,每股純益(EPS)可分別達72.8元、88.6元。
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上銀、川湖後市表現的投資人,可挑選價內外15%以內、有效天期四個月以上的商品介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