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50字
能源轉型除要加快再生能源發展腳步,以智慧家電通訊整合系統檢視電器的非必要用電,將分散各地的微小電力整合,從小處節能、撙節用電,台電不必花大錢就能讓供電更餘裕,也幫助系統商解決住宅用戶參與需量反應的瓶頸。
台灣智慧能源產業協會(TaiSEIA)以智慧家電及資料中心為重點,從技術觀點出發,協同工研院及企業,致力標準規範推動及檢測技術開發,逐步落實成國家標準,並建立具體化的軟硬體程序,找到合適的檢測驗證機構推動。
副理事長梁佩芳表示,TaiSEIA在高相容性家電通訊整合已有具體成果,能讓20多種品牌冷氣「講同一種語言」,實現遠端控制,在去年行政院推動的國高中小學班班有冷氣政策中具體實踐。
梁佩芳是工研院綠能所組長,他表示,伺服器透過網路通訊可遠端監控智慧冷氣開關及溫度設定等使用狀況,收集數據分析進一步執行電力調控。在用電尖峰時刻,台電可提前通知學校將教室冷氣溫度調高或改為送風,使每台冷氣省下少量電力,進而累積成大電力,用戶也可獲得相對應的電費回饋。
家電智慧化整合在10年前還是冷門項目,如今隨著再生能源占比持續增加及台電提升電力調度彈性而受到重視,從工業拓及家庭民生用電。工研院提前布局研發,讓各品牌家電可以互相對話,解決系統整合的困難與痛點,並輔導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及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為檢驗單位。
TaiSEIA針對新興能源相關裝置,如電動車充電椿、太陽能系統、儲能系統及智慧電表等,陸續納入智慧家庭標準,預定明年完成。梁佩芳說,能源管理系統及智慧電表,在系統標準化、自動化下可減少人力投入,並加入分析工具,降低停電引發的不便與民怨。
商用冷凍冷藏櫃也是重點,全台上萬家超商的冷凍冷藏櫃在緊急時刻停機15分鐘,在不影響保鮮的條件下,若每間店釋放2KW電力,合計就可貢獻20MW,善用既有服務業資源,就有機會提升電力調度彈性。學校除冷氣外,飲水機也有儲存熱水的設計,必要時可短暫停止加熱,協助台電進行電力調度。台電將結合法人、各級學校、便利商店及量販店等合作進行測試,從空調、飲水機或冷凍冷藏櫃等設備的整合著手。
已納入標準的家電可依標準進行通訊整合與系統控制,冷凍冷藏櫃為非標準化商用設備,則先規畫訂定一致的感測器設置及配線方式,再研擬標準的通訊協議與控制應用方式。
梁佩芳表示,賦予智慧家電自我監測功能,藉由雲端透過通訊技術在遠端進行家電設備運作與即時監測,讓需量反應有機會擴及家庭用戶。這不僅是台電的目標,也需要全民配合,但執行上需制定明確的規則,形成政策推動,並輔以適當誘因,方能事半功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