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9字
當「巧克力囊腫」遇上求子夢、提供專業處理解方
現代女性晚婚晚育的情況日益普遍,然而,不孕的原因卻不單是年齡問題。子宮內膜異位症,尤其是「卵巢巧克力囊腫」,是許多女性不孕背後的隱形殺手。當面臨這樣的診斷時,不少人都會問:「我需要開刀嗎?開完刀會不會更難懷孕?」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生殖內分泌科醫師徐樂天表示,「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意即本該在子宮內的內膜組織跑到卵巢裡,隨月經周期出血,長期下來形成暗紅色、如巧克力醬般的囊腫。除了導致經痛、骨盆腔不適外,還可能造成卵巢功能下降、排卵異常,甚至不孕。
手術目的通常是為了緩解疼痛、排除惡性病變的疑慮,或改善生育力。但並非所有巧克力囊腫都需要手術,尤其是對於計畫懷孕的女性,手術可能同時帶來「雙面刃」的效果。研究顯示,雖然手術可清除病灶、減少復發,但也可能傷及正常卵巢組織,進而影響卵巢儲備(即可用卵子的數量)。
徐樂天提醒,手術不是萬靈丹,懷孕有時需要時間與個別化治療策略。在醫院的治療優勢在於可以結合手術及不孕症治療,而非僅有執行單一療程的選項。每位個案的狀況都不同,若囊腫小於4公分,沒有明顯疼痛或懷孕需求,可以先追蹤觀察。若是正在積極求子,建議與生殖內分泌專科醫師討論,透過AMH指數(卵巢儲備指標)、腫瘤指數、超音波及病史綜合判斷是否手術。
現在有許多助孕方式可以搭配,包括人工受孕、試管嬰兒等。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棘手,但只要及早發現,與專業團隊攜手擬定治療計畫,懷孕仍然充滿希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