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94字
為協助解決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全球最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問題,獲衛福部經濟部研究發展金質獎及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源星生醫公司發表可隨身攜帶的口袋型人工智能心率儀,價格約為傳統醫院心電圖機的10%,這項智能心率儀只有60公克的重量,不僅24小時可隨時量測,並且可應用於居家照護、遠距照護、長期照護,讓使用者提前預警心臟問題,也為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提供另一種診斷方案。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暨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醫師於12月3日在攜帶型人工智能心率儀記者發表會中表示,依據西方醫學文獻,心房顫動約占心律不整住院的1/3,而其中20~30%缺血性腦中風是因爲心房顫動所導致。如果可以預防將有效降低中風的風險,減少健保支出。臺北榮總高偉峰教授也指出,台灣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比西方人高。每年腦中風的風險為西方人的2倍以上。其中更以逾65歲及糖尿病患者的風險最高。
源星生醫董事長張國源表示,攜帶型人工智能心率儀醫院臨床測試結果,量到房顫心臟病的準確度約為94%。是輕巧、精確可隨身攜帶的心臟量測設備,其中分析心臟的技術皆是自行研發並取得專利。特別是人工智能心率儀可在20秒檢查心臟,得到結果。還可將測試的波形及資料使用AI自行分析診斷,傳到雲端,提供給醫生及遠端醫療機構處理。偏遠地區及中低收入國家普遍存在著醫療設施不足的問題,但是使用AI心率儀可以提高檢查的可及性和可行性。醫生使用可攜式心率儀進行心臟病檢查,也不必前往醫院進行診斷。這樣可以方便患者進行檢查,並且可以降低檢查的成本和時間及減少死亡率。
值得一提的是,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萬芳醫院協助源星生醫,於2024年10月通過臨床結案報告。經過臨床試驗,應用攜帶型心率儀比對12導程心電圖的波形,可應用於居家照護、遠距照護、長期照護、讓使用者提前預警心臟問題。
張國源強調,研發人工智能心率儀這項產品的目的,就是運用AI攜帶型設備24小時守護您的心臟,當量到心臟有異常的時候,就可以提早處理,可以保護你自己的心臟。而AI頻譜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精準度高,不但可協助醫師更精準的診斷,更能做到提前預警中風,成為醫生及家庭的「必需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