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美時雙引擎策略奏捷 奪產業金質獎

提要

去年營收、獲利、股利均創新高 連續第五年實現高雙位數成長佳績

美時製藥獲頒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座,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左)頒發,美時製藥亞太商務長劉秀麗代表領獎。吳榮邦/攝影
美時製藥獲頒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座,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左)頒發,美時製藥亞太商務長劉秀麗代表領獎。吳榮邦/攝影

本文共1376字

經濟日報 劉美恩/撰稿

台灣知名國際製藥公司美時化學製藥(1795)於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獲頒「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美時製藥落實「2乘2:雙向市場拓展、雙向產品發展」的雙引擎成長策略有成,在2023年創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財務年度,營收、獲利及股利均為歷史新高,淨利年成長達36%,達41.06億新台幣,並連續第五年實現雙位數的營收成長。

在營運績效和發展策略表現出色,每年都有卓越的進展,獲評審一致認可,授予金質獎殊榮。 

美時製藥總經理Petar Vazharov表示:「能夠獲得金質獎是對我們全體員工努力的最佳肯定,我們將繼續堅持創新,為全球病患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解決方案,並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為社會健康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雙向戰略布局 開展全球市場

美時製藥成立於1966年,是全球性的製藥公司,擁有多樣產品,銷售至世界各地。過去3年營業收入逐年增加,2023年營業收入達170億元,年營收成長率16%,淨利率24.2%,員工每人平均營業額1,200萬元。

這4項重點均年年成長,彰顯其作為生技製藥指標公司的地位。主要營收動能來自美國銷售的血癌藥與戒毒藥及其他困難癌症藥物。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擁有746項藥證,成果相當優異。

美時製藥的成功不僅體現在研發層面,其獨特的「雙向市場拓展、雙向產品發展」策略,更是贏得評審委員的高度肯定。

此一策略使美時能夠將困難學名藥及特殊劑型藥物以授權方式由亞洲擴展至全球,同時通過業務開發引進高門檻、多元品牌藥、新成分新藥、生物相似藥、505(b)(2)藥品至亞洲市場。公司在2023年完成簽訂29項業務授權案與25項業務開發案,致力於最大化公司價值。

在國際通路布局方面,美時製藥是台灣上市公司的翹楚,產品已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上市,展現驚人的國際化程度。公司擁有來自世界各國的200多名科學家研發團隊,能掌握市場脈動、選題精準,並具備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

拓東南亞版圖 鞏固領導地位

除了全球化布局外,美時製藥近期更大手筆收購梯瓦製藥(Teva pharmaceuticals)在泰國的子公司,此舉不僅擴大美時在東南亞的業務版圖,同時也擴展在腫瘤疾病和女性健康領域的產品線,更讓美時獲得梯瓦製藥的眼科和呼吸科產品;包括在當地市占第一的眼科產品NATEAR,使美時能夠進入泰國的藥局通路。收購完成後,美時在泰國的團隊人數擴充到近100人,並擴大其在醫院和藥局的覆蓋範圍。

此次收購是美時在擴展東南亞業務的一個里程碑,也成為亞太地區領先製藥公司過程中重要的一步,為未來的盈利增長打下更堅實的基礎,也展現美時製藥在東南亞地區提升醫療保健的可及性和拓展業務的決心。

美時營收與EPS成長趨勢。美時/提供
美時營收與EPS成長趨勢。美時/提供

深耕社會責任 創ESG亮眼成績

在追求業務成長的同時,美時製藥也不忘履行企業社會責任,2024年榮獲HR Asia頒發的「亞洲最佳雇主獎」,肯定其在促進文化理解和員工合作方面的努力。

美時的員工性別比例平等,高階主管的男女比例為6:4,顯示美時堅持平等的職場晉升文化,並展現公司致力於營造平等、多元的職場環境。

此外,美時製藥在2023年首次獲納入MSCI ESG評級,在MSCI ESG評級的8,500家公司中,只有7家台灣的製藥公司。

MSCI對美時的這一認可,彰顯該公司對ESG原則的承諾。除此之外,美時製藥也致力於提升台灣製藥生技、醫療照顧及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外泌體逆襲成為再生醫學新寵 台灣雙學會呼籲外泌體需謹慎選擇合法、安全產品
下一篇
老行家x葡萄王強強聯手打造 「老行家8益菌」攜手邱凱偉全家合體代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