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04字
2020年東京奧運及帕奧,臺灣選手都創下佳績;在帕奧中唯一獲得銅牌的桌球選手田曉雯,長期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接受健康諮詢與照護,日前與另一位桌球選手林姿妤、游泳選手陳亮達,特別與獎牌背後默默支持的醫療團隊共享榮譽,並表達感恩之意。高醫也宣布除繼續照護選手外,並提供就醫各方面的協助,讓選手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為國爭光。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示,運動員的成功除自身努力外,背後團隊的支持很重要;而身障運動員因肢體障礙,訓練過程更加艱辛。高醫體系2018年即投入身障運動員的照護,高醫受委託經營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就協助了18名選手的健康評估、檢查及治療等,此次2020東京帕奧,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提供醫療照護、諮詢外,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體適能中心也提供選手體能訓練場所,幫助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佳績。此外,高醫也受高雄市政府委託開辦身心障礙整合門診、在高醫大辦理身障桌球聯誼比賽,鼓勵更多的身障者走出戶外運動,迎接更好的生活品質。
高醫復健部主任陳嘉炘表示,長期的訓練可能導致運動傷害,若沒有及時處理,恐造成慢性傷害影響運動表現。高醫體系特別組醫療團隊長期照護選手的身體狀況,量身訂做各種運動科學檢測,包括等速肌力檢查、心肺運動測試,瞭解選手各種運動能力的缺失,並與負責訓練的體能訓練師及運動治療師討論訓練方向,來幫助選手獲得最大的訓練效益。
就讀高雄醫學大學時就是桌球校隊的高醫復健科醫師李佳玲,比一般人更清楚運動傷害對選手的影響。她表示,近幾年確有幾名帕奧選手在訓練及比賽期間遭受多處的疼痛;每每發生問題,醫師都即時安排超音波、X光甚至磁振造影等檢查,確定選手傷害的部位及嚴重度,也即時安排後續的治療計畫,進一步與教練討論調整訓練方式及強度,以維持正常訓練,避免傷害更為加深。
「感謝高醫支持身障運動員,時時刻刻關心選手們的近況,讓選手在競技場上更清楚自己的體能狀態,並有更好的表現!」銅牌得主田曉雯提到,高醫團隊為選手們檢測肌力與心肺數據分析,提供教練做調整訓練,讓選手們在運動場上可展現更好的表現。
來自小琉球的田曉雯選手,自國小接觸桌球後,即深深為小白球所吸引;小二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她因右手的限制,比一般人更加吃力,甚至因失去平衡而常跌倒,幾經挫折一度萌生退意,後經媽媽及教練不斷的鼓勵,才重拾信心、持續精進。迄今生涯取得最佳戰績為2018帕拉桌球世界盃女單銅牌、2019亞洲帕拉桌球錦標賽女團金牌,個人賽銀牌及2018亞洲帕拉運動會女單銀牌等殊榮。
另外,膝蓋以下缺損的19歲游泳選手陳亮達,表現也很亮眼,2009年上映的勵志電影《2分20秒》,就是以他的故事改編,他也參與演出;2013年曾獲總統教育獎。三位殘而不廢、不斷超越自己的選手,都感謝高醫醫療團隊的照護,讓他們可以在運動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