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花蓮新創團隊跨域交流 借鑒新化與美濃地方創生經驗

提要

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新創基地進駐團隊參訪行程豐收

美濃菸仕物所合影。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美濃菸仕物所合影。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本文共774字

經濟日報 黃啟銘

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新創基地進駐團隊參訪行程,11月19日跨域前往台南新化及高雄美濃。除了深入了解地方創生的實踐案例,更透過與在地青創團隊的交流與經驗分享,學習如何結合社區特色、文化資源與創新策略,激發團隊創新思維,為未來推動地方經濟振興與發展注入新動能。

山海屯社會企業創辦人許明揚分享如何打造文化與經濟共生的街區。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山海屯社會企業創辦人許明揚分享如何打造文化與經濟共生的街區。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首站來到台南新化,參訪活動以山海屯社會企業為主軸,創辦人許明揚分享了新化老街的活化經驗。面對歷史街區年久失修與文化故事逐漸消逝的挑戰,山海屯以「人、地、產」為核心策略,設計文化體驗經濟的循環模式,實現文資保護與商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新化參訪合影。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新化參訪合影。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許明揚帶領花蓮團隊深入探索新化老街的歷史建築,包括武德殿、西藥房與惠生醫院等,並展示如何利用社區營造與不動產經營提升街區改造能量。同時,他分享了青銀共創的成功案例,如何將不同世代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共同推動地方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傳承與創新。

接續來到高雄美濃,參訪聚焦於蒔秧苗文化事業工作室,創辦人陳佳鴻分享了返鄉推動農村再生的歷程。他以舉辦傳統夥房活動為起點,結合藝術與文化打造「米濃聚落」,讓地方特色在國際舞台上閃耀。

蒔秧苗文化事業工作室創辦人陳佳鴻分享心路歷程。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蒔秧苗文化事業工作室創辦人陳佳鴻分享心路歷程。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陳佳鴻進而介紹如何將一甲子歷史的「菸仕物所」轉型為青創基地,並將影響力延伸至六龜,結合原住民、客家與閩南文化,打造多元共生的文化聚落。參訪中,團隊成員對於如何將地方歷史文化與現代創意融合有了全新認識,也深刻體會到地方創生的可能性與價值。

香籤體驗活動。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香籤體驗活動。 花蓮新創基地/提供。

九日良田負責人陳明忠在活動中表示,參訪經驗讓他受到極大啟發,特別是如何透過跨領域合作與資源整合,擴大地方創生的影響力。他期望未來能在花蓮玉里推動類似的創生模式,促進當地經濟與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縣長徐榛蔚期待進駐團隊透過實地觀摩,與當地青創團隊深入討論與分享,交流學習傳統產業與現代創意相結合的方式,帶來更多元的創新思維,並吸引更多青年投入社會企業、地方創生和文化活動,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電球類Fun電營今熱鬧開跑 邀3,600名學童Fun電一夏
下一篇
南市銀髮人才服務據點辦理就業促進講座暨職場參訪 助銀髮族融入多元世代職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