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6字
馬糞海膽,又稱白棘三列海膽(Tripneustes gratilla),在臺灣本島的東北角、墾丁海域,以及離島的澎湖、小琉球及蘭嶼都有其蹤影。馬糞海膽生活在珊瑚礁及礁石區,以海藻、海草為主食,能有效控制大型藻類的滋生,是維持珊瑚礁與藻類生態平衡的重要環節,卻由於人為濫捕導致馬糞海膽的野外族群數量快速下降,引發海洋生態危機。
自2009年起,澎湖水產種苗繁殖場開始馬糞海膽的人工養殖試驗計畫,透過產官學三方合作提高馬糞海膽在人工環境的存活率。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去年宣布突破馬糞海膽完全養殖技術,並委託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執行「白棘三列海膽各生長階段商業性飼料」研究計畫,在嘉大水生生物科學系團隊的努力之下完成人工飼料研發,在不久的將來,合法養殖馬糞海膽的業者即能全年供應市場需求,創造海洋資源保育與地方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人工養殖馬糞海膽的關鍵在於飼料的開發。食物是生物獲取營養與能量的來源,現有飼料多以「魚粉」為主,但這不僅成本高昂,還會對海洋生態造成負擔;而若使用其他配方,則會因營養不平衡而降低海膽存活率。為解決這一難題,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朱建宏領導的「人工海膽養殖飼料研發團隊」成功找到突破口。
研究團隊的黃子維研究員指出,野生海膽以藻類為主要食物,因此團隊假設將飼料中的蛋白質來源從動物性轉為植物性,對海膽的生長影響不大。經多次實驗,團隊發現脫脂大豆粉是一種理想的蛋白質來源。確定主要成分後,團隊繼續優化其他營養比例,最終發現,增加鈣、鎂等礦物質及β胡蘿蔔素的配比,能顯著促進養殖海膽的體殼生長,使其超過以天然藻類為食的海膽。此外,新配方的飼料穩定性和黏著度較高,營養成分在海水中不易流失或變質,顯著降低了海膽養殖的成本。
團隊召集人朱建宏助理教授強調,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維護。嘉義大學團隊將持續優化飼料配方,並透過農漁局與養殖戶的協作推廣新式飼料,幫助漁民以更經濟的方式提高養殖成功率。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讚揚團隊的研發成就,不僅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保護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的精神,確保生物多樣性,同時也防止海洋環境劣化,履行大學的社會責任,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