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南臺科大跨國研究成果登國際頂尖期刊

本文共1012字

經濟日報 莊玉隆

南臺科大以辦學績效享譽技職體系,為迎接21世紀人工智慧AI新世代的到來,該校跨校合作、跨國際交流及跨領域研究的優良校風,致力於人工智慧與定量病理學,預測結直腸癌(大腸癌)患者的存活率和治療反應的研究,在醫療診斷實際應用上,獲得了嶄新的突破,這項研究成果論文 ,今年4月在國際頂尖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該期刊的兩年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為17.69。

這次跨國研究成果發表,成功將計畫團隊研發成果推廣至國際,打造該校「智慧健康醫療技術研究中心」成為南臺灣醫療元宇宙技術的人才培育與科技研發的重要基地。

南臺科大打造南臺灣醫療元宇宙技術育才基地。 南臺科大/提供
南臺科大打造南臺灣醫療元宇宙技術育才基地。 南臺科大/提供

該研究團隊,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生醫資訊所老師余坤興團隊和國内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成大醫院健康數據中心執行長蔣榮先,及南臺科大資訊工程系生成式AI實驗室老師李宗儒團隊所組成,研究團隊設計全新的AI深度學習模型,使用病理圖像上的視覺標記,來深入了解腫瘤的基因組圖譜,並預測腫瘤行為、疾病進展和治療反應,可為醫生提供清晰且精準的分析。

校方表示,這項研究,將提供臨床醫療上醫師診斷的諸多貢獻,為醫生提供可行性資訊與醫療資源有限地區急需的臨床決策;可準確預測結直腸癌患者診斷後的整體存活期和無病存活率;可預測腫瘤行為、疾病進展與治療反應。由於AI深度學習工具僅依賴於醫學病理影像;因此,對無法有足夠醫療資源、對腫瘤組織進行複雜昂貴的基因組分析的地區或醫療單位來說,此AI工具,充分顯示出應用價值。

南臺科大107學年起,在教育部科技大學推動深耕專業技術研發及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與支持下,持續以人才培育、產學合作表現、國際合作交流與社會貢獻等四大面向做為推動重點,近幾年來有相當豐碩的成績,在研發與人才培育成果上,總計衍生產學計畫 132 件(約 9,264 萬元)、技術移轉共 44 件(約 1,863 萬元)、專利共 40 件、發表 SCI 期刊論文共計 118 篇、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 25 件、培育高階技術人力 78 人次、全國與國際競賽獲獎共 146 件。

近年來,國內受少子化的影響,各大學招生出現不足的窘境,而南臺科大在艱困大環境中能夠屹立不搖,更凸顯出科技典範的美名。以今年(112年)技職院校登記分發結果為例,在招生人數上,許多學校都大幅下修, 而南臺科大依然招好招滿,招了1,313名高材生,躍居全國公私立技職院校第二名,展現出校長吳誠文昔日少棒國手的强棒精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臺海大聚焦海洋前瞻科技 南臺灣生技展現多元成果吸睛
下一篇
崑山科大與建準電機簽人才合作意向書 共創台菲產學里程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