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88字
去年全台各界飽受新冠肺炎影響,但疫情擋不住醒吾科技大學新媒體傳播系創作能量,第16屆畢業成果校內展今(22)日登場,同學們腦力激盪以「鏡外移錄」為主題,12組作品多元呈現疫情下真實世界,涵蓋微電影、旅遊Vlog及紀錄片,引領觀眾沉浸視覺饗宴。
該展22日於校內登場,作品以「鏡外移錄」為主題,除了讓人聯想起疫情期間常聽到的「境外移入」那句話,也凸顯疫情影響下大學生製作專題的酸甜苦辣,展場主視覺以賽博龐克結合太空科技風作為主軸,呈現出抗疫心情。
醒吾科大校長陳義文、兩位副校長陳寶億、鍾志明,及流行藝術學院院長曾媚美與各院系主管,都列席開幕典禮並逐一觀賞畢展作品。陳義文讚許這屆作品主題「鏡外移錄」,符合過去一整年全國抗疫時事感,同學們拍攝的作品題材多元且到位,跟之前畢業的傑出學長姊一樣,展現新媒系培訓的學生素養,都是業界需求的頂尖好手。
開幕典禮安排表演藝術系專業舞團以及新媒體系學弟妹們,共同以熱情的舞蹈為畢展拉開序幕。畢展主視覺中太空人頭戴頭盔,踏著堅毅沉著的步伐,小心翼翼地伸出機械手臂與象徵新冠病毒的藍色星球接觸。畢籌會會長莊巧薇表示,太空人的頭盔有如相機鏡頭,意寓著在這波疫情生活中,我們的鏡頭並未停止運轉,而是以沉穩謹慎的姿態與病毒共存。
這一屆共計有12組作品參展,兩位班導師唐永孝及夏怡芸殫精竭慮、孜孜不倦的指導作品,內容涵蓋微電影、旅遊Vlog、紀錄片、及創意廣告等,其中微電影類型作品主題多元,包括親情、友情等類型劇情片,帶給觀眾們豐富的視覺與心情饗宴。
微電影作品《蹺蹺板》探討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叫人眼睛為之一亮;《其實,我都知道》以同性戀為主題,呈現出愛情與親情之間的拉扯與包容,拍攝手法清新感人;《非山非市》是一部紀錄片,探討一所即將面臨廢校,介於城市與山區間灰色地帶的龍潭國小匏崙分校,所面臨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
醒吾科大新媒系在林添勝主任帶領下,近年來配合教育部的優化場域實作計畫,增加了燈光、音響等實務第二專長課程,讓學生能夠完整了解幕後操作,透過多元化學習培育學生專業技能,提升自我並於大四畢業就達到符合業界需求,達成畢業即就業目標。
醒吾科大新媒系校內展從3月22日至3月24日於校區忠誠樓四樓暨五樓科技展演中心展出;校外展於4月21日至4月23日移師至臺北市南京東路的典空間盛大舉辦。歡迎各界蒞臨畢展會場參觀,給予辛苦策展同學們批評與鼓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