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05字
近年隨著工業4.0浪潮,智慧製造已然成為產業顯學,為因應智慧製造相關產業人才需求,義守大學機械系自動化工程學系課程設計以機電、機械與控制技術為主,為降低學用落差,積極鏈結外部產學研資源如工研院、日久電子、金屬中心等各單位合作,期許機械系自動化工程學系為業界提供研發能量及人才培育搖籃。
機械與自動化系顏仲崑教授指出,台灣製造業因少子化及半導體產業人力磁吸效應而面臨人才短缺,在不同產業競相爭取人力情況下,導致排擠現象發生,過去傳統製造業仰賴老師傅經驗作為判斷,在缺工問題下,讓師徒制的技術傳承產生斷層危機,是現階段傳統製造產業遇到的瓶頸與困難。
顏教授認為學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場域,肩負培育人才使命並更應落實社會責任。以他的教學理念來說,期望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培養從理論到實務應用整合的專業技能,讓學生能因應不同時代的技術變遷而處變不驚,也是他在教學領域上不變的初衷,以往課程內容大多以理論為主,缺乏實戰經驗,導致學生畢業就職後所展現的專業,往往有落差,為改變這個現象,系所在兩年前便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媒合許多企業進到學校,不僅縮短學生對產業上的認知,也減少學習落差。
如與著名軟體課程設計仁安公司MOU合作,導入該公司軟體應用,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得以學以致用,教授補充道,一台CNC加工設備動輒百萬,若能有效導入輔助學習課程,有效降低學生摸索時間,也減少現場切削錯誤的成品及重複浪費材料等問題;並與專業品牌伺服驅動器日久電子合作,共同合作研究開發電機相關製程,在技術上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並與金屬中心以及工研院,針對氣體回收與金屬再次利用於3D列印材料再製進行合作,預計明年成立人才培育中心,同時提供學生創業基地,鼓勵校內學生創業,提升校內創業風氣。
義守大學機械系自動化工程學系未來也將以培訓專業人才為目標,藉由多元化產學合作增進與企業交流,在全球工業4.0的浪潮下,替產業培養更多跨領域整合專業人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