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19字
全球面對淨零碳排與 AI 智能運算高速發展的雙重驅動,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 )宣布啟動「綠電 + 智慧」雙軸轉型戰略,定出未來三大發展主軸。董事長羅家慶表示,Big Sun全面布局下一世代綠能與智慧基礎設施,三大發展主軸分别是:一、AI 數據中心建設;二、iPVTracker 智慧型太陽能電站擴建;三、綠色電力銷售與碳權經營。
打造AI 數據中心智慧基礎核心設施
隨著 AI 應用進入深水區,全球對高效能運算(HPC)與 GPU 資源需求激增。Big Sun在新竹擁有高規格無塵室廠房,現正啟動計畫改建為高密度 AI 數據中心。該基地具備打造亞洲區域 AI 算力樞紐的關鍵條件,配備有 6,000KVA 高壓供電、900坪無塵室、超純水與完善消防環保系統。
配合再生能源政策,Big Sun 將採用 iPVTracker 技術在全球各地建置太陽能系統,為 AI 資料中心生產穩定綠電,實現全天候供電與 24/7 綠能算力的願景。羅家慶表示,正與國際私募基金、GPU 技術供應商與雲端平台合作洽談,預計 2025 年啟用首座 AI 資料中心,提供大型 AI 模型訓練與生成式平台運行所需算力,成為高階製造與智慧產業的驅動核心。
Big Sun 在本案將導入液冷伺服器與 AI 晶片優化設計技術,以提升系統運算密度與能源效率,並規劃在歐美、印度、東南亞等地設置海外據點,強化全球布局。
在擴大全球 iPVTracker 智慧太陽能電站布局方面,Big Sun為全球獨家 iPVTracker 太陽能追日系統專利持有者,在40國擁有186項專利,涵蓋歐洲、美洲、亞洲等主要市場,提升全球競爭門檻及確保技術授權合作模式具備高附加價值與獨占優勢。具備 360 度旋轉機構與自潔雙面模組設計,可提升發電效率60%至 80%,特別適用於土地資源有限的農電共生、屋頂電站與智慧停車場等場域,在日本與台灣取得雙軸太陽能系統市占第一的成績。
今年Big Sun全面推廣iPVTracker 與合資電站投資計畫,重點布局亞太、中東與北美地區,透過技術股授權、EPC 統包、維運服務與發電效益保證機制,擴展穩定的長期綠電資產組合。同時,也正開發模組化標準設計方案,協助企業快速導入綠能系統,對應 ESG 報告需求,提升企業碳中和與社會責任表現。
羅家慶表示,全球企業面對RE100 壓力,對綠電需求迫切,Big Sun整合綠電銷售與碳權收益,創建永續能源商模,今年起推動「綠電平台化」策略,整合旗下太陽能電站發電量,搭配智慧電表與區塊鏈追溯技術,打造透明可信的綠電交易平台,將導入 PPA、VPPA 與再生能源憑證(T-REC)等多元銷售模式,預期綠電銷售量將持續成長。
公司也積極進行碳足跡盤查與國際碳市場接軌,規劃將部分電站申請納入自願性碳市場(VCS)與國際 RECs 系統,創造台灣太陽能場域新型碳收益機制。並且進一步結合農業再生、樹電共生專案,發展自然型碳權(Nature-based Carbon Credits),建構具長期價值的碳資產配置。羅家慶表示,公司將與國際顧問團隊合作開發碳資產金融模型,強化碳權的評價與交易能力,成為未來企業綠色資產的重要策略工具。
上市進度與全球布局展望
Big Sun Energy Solar AI 技術控股公司預計2025年第三或第四季在美國 OTC 市場掛牌上市,全面接軌國際資本市場後,有利推動AI數據中心與 iPV 太陽能專案,展現台灣科技企業以綠能結合 AI 的創新能量,邁向智慧城市與低碳地球的全球願景。羅家慶說,秉持「以技術創新實現能源轉型」的核心理念,開發自有技術與實證場域建置,積極擴展國際專利布局與智財授權應用。為促進人才永續,計畫設立綠能與 AI 雙主軸研究實驗室,攜手台灣及國際高校推動產學合作與碳中和人才培育計畫,在全球 ESG 發展下,強化跨領域應用實力。
羅家慶說,Big Sun 站在能源轉型與智慧科技交匯的關鍵時刻,透過同步啟動「AI 資料中心」、「智慧電站」、「綠電碳權」三大主軸,以科技驅動永續、以創新引領未來。看好結合台灣研發製造實力與全球資源,攜手夥伴共同打造綠色算力、智慧基礎建設與淨零社會的新典範。將以美國 OTC 上市為起點,整合技術、資本、市場,朝全球化營運與資產規模擴張邁進,打造「智慧綠能 × AI 算力」新產業生態系,為世界帶來永續且具韌性的能源解方。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