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不只台灣!全球風場成本暴漲 日韓擬採中國設備壓成本

本文共1364字

經濟日報 邱四珍

氣候與能源議題近來再掀討論,外界關注賴政府的能源政策能否跟上用電需求成長、以合理電價供應。一名能源業企業主管表示,若離岸風電選商以價格作為唯一考量因素,全面回歸市場機制,歐美離岸風機品牌恐不敵中國製造競爭衝擊,各國政府甚至需面對中國資本流入帶來的國家安全隱患。

離岸風電供應鏈報價大漲,歐美離岸風場吃不消。 業者/提供
離岸風電供應鏈報價大漲,歐美離岸風場吃不消。 業者/提供

風電產業正面臨全球性成本議題,富比世雜誌6月報導,因電價下降與成本上升,多家歐洲能源開發商已調降再生能源目標,歐洲最大再生能源電力業者挪威國家電力公司(Statkraft)將企業的2040年離岸風電設置目標自原先的10GW目標調降至6至8GW;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Ørsted)將2030年前的離岸風電設置目標,由原先的50GW調降至35-38GW。

供應鏈報價大漲,歐美離岸風場吃不消

「疫情後各國加速離岸風場建置,不只風機訂單量破紀錄,連工作船都很搶手,供需失衡導致開發商成本水漲船高」能源企業主管表示,風場成本飆高,收購電價卻不如預期,英國去年辦理第5輪投標無人問津,英國政府只好對應上調第6輪離岸風電競標基準價,以反映風電產業正在面臨的全球性成本議題。

他也以美國為例指出,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沃旭及英國石油(BP)去年向紐約州政府要求重新談判售電價格遭拒,這些公司因而取消原有電力合約,並於今年6月取得新的離岸風電開發合約,紐約州州長表示,新合約售電價格「與市場價格相當」。

一名曾任職於離岸風電開發商的業界人士指出,在歐美風場陷入成本危機的時刻,中國風機價格屢破新低,引發關注;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品牌之離岸風機價格較歐美競爭對手品牌更為實惠,約有20%價差空間;全球風能理事會數據亦顯示,中國迄今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風機產能,截至2023年,中國將佔全球產能的60%。

這名業界人士指出,即使中國風機價格低廉,卻未見中國風機打入歐洲市場,甚至歐盟執委會還祭出防堵措施,將針對中國風機受到的政府補貼進行調查,以保護歐洲企業不受廉價的潔淨技術產品影響,避免風電產業重蹈太陽能產業的覆轍。

圖為Vestas 15MW風機之原型機在丹麥Østerild試驗場域。 圖/取自...
圖為Vestas 15MW風機之原型機在丹麥Østerild試驗場域。 圖/取自Vestas官網

日韓風場面對成本議題,使用中國設備降成本

一名任職於國內供應商的資深主管觀察指出,面對風場成本上漲,部分亞洲國家尋求不同解決方式,中國最大的民營風力發電機製造商、明陽智能集團已於2022年首度進入日本市場,引進風機的企業以明陽風機價格低於歐系風機且具備就近維護服務優勢為由,採購3座3MW離岸風機。

他也提到,韓國因採取價格導向的競標模式,讓中國系統商得以首度切入韓國離岸風電市場;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產業研究報告,2023年底得標的韓國離岸風場945MW分配量中,有435MW採用中國風機廠商明陽智能及金風科技旗下子公司VENSYS的系統。

這名資深主管指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日韓因價格考量讓中國風機進入能源產業,未來恐成國安隱患;況且韓國國內的風電供應鏈亦對中國搶單大表反彈,韓國政府只好承諾會調整選商政策,降低價格因素的影響。

他說,風電國產化政策對國內風電開發的影響,已被刻意渲染。觀察國際情況就能知道,近來全球風場建置成本確實上漲很多,不是國產化的問題,若我國離岸風電選商以價格作為唯一考量因素,在台灣的歐洲風機系統商恐將面對中國製造競爭的衝擊,「中國風機確實便宜,但台灣的風場開發是否要開放使用中國產品,恐將面臨開發成本與國安的兩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雲豹能源 號召球迷守護野生萌友
下一篇
永達 攻工廠表後儲能及電動車充電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