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5字
循環經濟,人人有責。為了讓循環經濟內化成為企業文化,永光化學去(2022)年邀請循環台灣基金會培訓內部種子講師,開發永光專屬的課程與教案,今年7月更啟動「循環經濟全員體驗課程」線上自主學習計畫,緊接8月起在公司總部及各廠區全面祭出實體課程,鼓勵學員持續產出具體案例,一起為全球永續發展做出實質貢獻。
化學產品應用於各行各業,化工業成為連結各產業實現循環經濟的產業。陳偉望擔任永光循環經濟委員會主委,他期許永光成為循環經濟的促進者,能夠在化學品供應鏈中,成為觸發循環經濟轉型的關鍵角色。
天然的東西不等於無毒,化學品也可以很「綠」,陳偉望表示,永光持續研發生產安全無毒、符合客戶成本預算、不會造成二次汙染、又能降低碳排放的綠色化學品;循環經濟的追求永無止境,永光持續與上游供應商合作,提升循環物質利用,並協助下游使用端,減少廢棄物產出,共同打造綠色供應鏈。
多年來,永光透過持續改善製程,提高原子利用率(可銷售與所投入的化學物質總質量的占比),2022年為70.9%,已提早達成2025年69.3%的目標,此外,每年減少廢棄原料,進一步創造財務效益,成果亮眼,獲得環保署第一、二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及台灣化學產業協會(TCIA)「循環經濟成果獎」。永光化學更是我國第一家建置環境會計、也是台灣化工業第一家取得ISO 14001認證的企業。
陳偉望提及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政策,其中E代表環境,一大指標就是生物多樣性,他透露,永光化學桃園廠區附近,擁有世界知名的生態熱點「觀新藻礁」,以及全台首座沙丘地質公園「草漯沙丘」跟觀音區母親之河「大堀溪」。其中,廠區同仁主動認養「大堀溪」部分區段並成為導覽員,以及大堀溪至觀音溪之間的海岸,以實際行動關懷環境,發揮影響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