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09字
110年起自去年的設備及材料連番漲價,是太陽能EPC業者最大的痛;如今升息再補一刀,無異是雙重打擊。
蔡宗融分析,每升息一碼且系統造價增加5%、投資光電IRR會減少1%,FIT需加碼5-7%才能平衡。在嚴重侵蝕獲利下,部份案場投資可能被迫放棄或延後,對於政府與業界努力提升光電併網量,可不是好事。
推薦
好消息是,為減緩大環境對產業的衝擊,能源局6月底正式公告,原定下修下半年FIT的政策,順應市場變化做出調整,上半年的費率維持不變至年底。政府體恤產業的困難,讓業者大大鬆了一口氣,系統公會居中建言不斷爭取,也是關鍵因素。
經濟部去年因應建置成本飆升,王美花部長釋出「政府與業者各吸收一半」的善意,110年10月拍板FIT每度增加0.2245元,並延續到去年底。當時亦考量111年下半年若價格回跌,FIT可同步調降。蔡宗融指出,今年全球通膨加劇,漲勢如脫僵野馬,業者的處境更加惡劣,為抑制通膨不得不祭出升息手段,卻讓局勢雪上加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