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擴編不利耕區 解決太陽光電缺地問題
去年7月,農委會調整農地發展太陽光電的政策後,強化了民眾不支持地面型的市場氛圍;農地列為禁地,連業者在建地上投資太陽光電,也不時遭來地方抗議,顯示今年光電產業發展,業者將迎來更大的挑戰。
現階段開發地面型案場不易,已公告的地層下陷及不利耕作區為唯一的機會。公會表示,政府匡列出可作為太陽光電投資的地層下陷及不利耕作區,面積多達數千公頃,但實際可以成案的比例,估計只有一成,建議擴大地層下陷區的範圍。
地面型案場的開發難度高,業者得過關斬將,包括成功整合土地、取得地主同意函,並確認饋線充足,檢視電網併接點,土地狀況也不能過於惡劣等,缺一不可,難度極高。有時,業者也會遇到寧可土地閒置,堅持不做的死硬派。至於土地持有人眾多、年代久遠,無法連絡到地主等情況,最終以失敗收場。
以屏東的地層下陷及不利耕作區廣達3,800公頃為例,業者在訴求環保、曉以大義下,實際可以開發成功的土地估計不到400公頃。很多土地「看得到、吃不到」;整合成功的機率約只有一成,絕不能以匡列的土地來計算未來的併網量,「絕對是高估,絕不可過度樂觀。」
中南部開出多個100MW級大型地面型太陽光電案場,但土地整合難度高,進展緩慢,後續不易看到新的大型地面型案。公會表示,規劃百萬瓦(MW)的超級大案,為加速完成政策目標所必須,土地是主要關鍵。從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到屏東所規劃的38個不利耕區,應用心檢討擴編的可能性,盡快解決缺地問題。
國外以不同的視角看待農地,很值得深思。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得出「全球只要1% 農地用來種電,就可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驚人結論,使得農地再度成為焦點。
該計劃在都市、沙漠、熱帶草原和闊葉混合林等多種類型的地景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意外發現,發電量最高不是既定印象中的沙漠,而是「農田」。這意味著,農夫在數千年前,就找到地表上最佳的日照地點。
太陽光電的輻射能量約為地球初始能源需求的7,146倍,風能達4.2倍,均遠大於其他再生能源。太陽光電與風電最具發展價值,台灣也正全力投入。
適時調整土地政策,發展太陽能,不會造成糧食短缺,反而在大量使用綠電後,減少碳排放,降低異常氣候帶來的洪澇,減少農業損失,甚至避免良田消失。台灣用來發展太陽光電的土地估計只要一萬公頃,配合能源局屋頂建置8GW的政策,就可完成台灣20GW的目標,應該理性思考土地如何合理利用。
相關新聞
- 臺南沙崙科學城 打造 亞太綠能中心2021-02-25
- 大同智慧電表再下一城 取得單相及三相智慧型電表17.9萬具標案2021-02-22
- 臺中雙管齊下 邁向 永續宜居城市2021-02-25
- 設置進度超標 屋頂型光電擴大推動2021-02-25
- 漁電共生一地兩用 互利創多贏2021-02-25
- 再生能源給力 光電創能拚經濟2021-02-25
- 經濟部攜手科技部 合作先期沙崙科學城場域營運2021-02-25
- 推動離岸風電產業 加速海洋國土空間規劃2021-02-25
- 經濟部祭獎勵機制 促民間投入綠能2021-02-25
- 智慧能源週 早鳥優惠啟動2021-02-23
- 金屬中心海洋專區獲亞太最完善GWO訓練機構2021-03-05
- 風能協會:掌握在地優勢 希發展風電產業園區 2021-03-04
- 鴻元統包大型工程專案管理 樹立專業權威形象2021-02-17
- 台灣首家碳中和企業誕生 歐萊德衝全產品零碳2021-02-03
- 歐萊德37項產品 獲美國官方天然永續認證2019-12-20
- 漁電共生農電共存 陳貴光打造台灣農地新生機2019-02-25
- 海柏斯熱電轉換技術先進 獲千萬天使投資 2020-01-22
- 亞設能源引進越南最大C型、H型鋼材及熱匝方管廠鋼材供應太陽能電廠2021-01-06
熱門文章
- 輸出入銀行攜手商銀 擴展業務共創雙贏2021-03-06
- 國際獅子會300G2區植樹活動遇大雨 更顯可貴2021-03-06
- 行政院送大禮 捷運推進南路竹2021-03-06
- 台北台南遠東飯店挺好農 攜手推出鳳梨入饌2021-03-06
- HTC與長庚大學合作 開發VR教育訓練系統2021-03-06
- Open House Day 中大邀高中生站在夢想中央2021-03-06
- 力躍運動 重新詮釋銀髮族樂活人生 2021-03-06
-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 清華大學團隊奪冠2021-03-06
- 國瑞汽車培育產業人才 實車捐贈吳鳳科大2021-03-06
- ABB新一代協作機器人 助新用戶解鎖自動化應用2021-03-06
- 2021台灣阿德勒年會 探討靈性與自我超越2021-03-0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