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921大地震24周年 戴雲發籲重視建築安全與把關施工品質

提要

創新建築工法來蓋安全住宅 打造真正抗震安全百年建築

本文共2749字

經濟日報 吳青常

「921大地震」將屆滿24年周年,台灣危險老舊建築依舊大量存在,根據統計,全台超過3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已超過半數比例、數量相當驚人,台灣不僅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住宅老化也越來越顯著。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Alfa Safe鋼筋系統化工法發明人、中...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Alfa Safe鋼筋系統化工法發明人、中力都市更新公司總經理戴雲發。 吳青常/攝影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提出呼籲:「全台危險老舊建築比例不斷攀升,加上部分地區處於土壤液化、海砂屋、順向坡,及結構已毀損或平面配置不佳等問題,我們不應忘記歷史的慘痛教訓,危老都更重建,更應重視建築安全與把關施工品質,讓身處地震帶的我們,真正能住的安心、放心。」

有不少民眾認為,自己的房子當年撐過了921地震,就代表一定堅固沒問題,但真的是如此嗎?戴雲發表示,在921地震之前設計興建的建築,普遍存在以下三個危險基因:

一、設計抗震能力比較不足。二、當時工人的施工品質觀念都以好施工為原則,大家也都認為反正地震來房子也沒倒,所以有些攸關安全品質但不好施工的地方,大家都不想做,也認為沒有關係。三、更早期那個年代的結構分析程式計算工具比較不足,甚至於有些是用手計算的。若是建築結構型式是較為複雜的大L、大T、大U等,比較沒有辦法做完整的分析設計。

另外,在土壤液化的部分,921地震之前,並沒有針對這個部分的相關法規規範,所以現在的老舊建築,若是位於土壤液化區域的話,當地震來襲時是相對更加危險的。

921地震之前建築結構型式設計屬於較為複雜的大L、大T、大U等,會有比較沒辦法做...
921地震之前建築結構型式設計屬於較為複雜的大L、大T、大U等,會有比較沒辦法做完整分析設計的疑慮。 中力都市更新公司/提供

戴雲發說,一棟真正安全的建築物,必須同時掌握「結構規劃設計」與「良好的施工品質」,二者缺一不可,居住安全才真正有保障,民眾萬不可陷入耐震力提升,就一定代表比較安全的迷思之中,且921地震沒倒的房子,也不代表施工品質及安全一定沒有問題,另外,加上混凝土也有使用年限,會受到風化和脆化等影響,造成建築物抗壓抗震能力逐漸下降。

現在建築業正面臨缺工的問題,而且社會住宅及危老都更重建大量推動,加上民間建築的大量興建,讓缺工問題更是雪上加霜。況且現在的新建築蓋的建案,比921地震之前的建築更高、更大,可是缺工問題及施工品質的品管要求,要如何兼顧呢?這勢必是目前政府及建築業界,必須面對的最大課題。

戴雲發建議,應該要採用工業化、系統化的建築方式,來有效解決建築業缺工及安全品質無法確保的問題,國內創新優良技術工法部分的應用就相對重要,比如有關建築結構安全最重要的鋼筋工程,建議可以採用符合「國家發明創作獎金牌」及「低碳工法標章」認證的「鋼筋系統工法」,讓建築安全品質更加確保。

在大量興建住宅的同時,更應採用更好、更創新的建築工法來蓋更安全的新建築,一開始往...
在大量興建住宅的同時,更應採用更好、更創新的建築工法來蓋更安全的新建築,一開始往工業化、系統化方將建築品質蓋好,如此才能建造真正抗震安全的百年建築,免於地震災害的恐慌。 中力都市更新公司/提供

戴雲發接著說,模板工程的部分可以採用系統化模板,將施工精準度做得更確實、品質更穩定;甚至機電系統都可以往系統化來規劃施工,在加工廠預先做好基本加工組裝,讓工地的施工品質確保性更高,還能同時大幅減省現場工人的需求。

他認為,唯有透過新時代的系統化建築工法來蓋房子,建築安全才能更有保障,如此,才能建造真正抗震安全的百年建築,讓社會大眾免於大地震帶來的災害恐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Poll-tex普特絲防霾紗窗 有效減少PM2.5
下一篇
發明家實現「幸福森呼吸」的共同目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