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宅健檢.護一生」地震科普展 房屋耐震大家一起來

本文共1976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臺灣多地震颱風,往往造成重大災情,國科會因而投注相當多資源進行災防科技相關研究,並藉由科普展覽與活動,幫助民眾學習基本災防知識,建立正確的災防觀念。

「宅健檢.護一生」地震科普展。 國研院/提供
「宅健檢.護一生」地震科普展。 國研院/提供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執行國科會政策,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在國資圖2樓數位美術中心舉辦「宅健檢.護一生」地震科普展,讓民眾了解如何改變房屋體質,打造耐震安心宅。

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東南部與敘利亞受震矩規模7.8和7.5兩度強震重創,傳出的罹難人數已超過3萬人,看到相關新聞,身處台灣的我們必定感觸深刻。1999年921地震、2016年高雄地震、2018年花蓮地震、2022年台東地震等都遭遇芮氏規模6以上的強震考驗,依官方統計資料顯示,921地震全台罹難者達2,415人、輕重傷達11,000多人,2016和2018兩次地震共奪走134條生命、846人輕重傷,再再都提醒人們地震的可怕。地震是台灣的宿命,沒有地震就沒有台灣島的形成。如何和地震共存,是居住在台灣所有人必須共同面臨的課題。

由於台灣老舊建築數量多,加上住商混合的居住型態,如再遭遇使用者因使用需求進行不當的二次施工(如不當敲除既有牆柱結構、違法頂樓增建等),就容易造成俗稱「軟腳蝦」或「老背少」的建築物,這類建築物容易因耐震能力不足而在地震中損壞甚至倒塌。對於老舊建築物要如何進行耐震評估與補強,以及政府有何優惠政策,都可以在「宅健檢.護一生」地震科普展中尋求解答。

這次展覽內容分為五個單元:「來自大地的『震撼教育』」、「先天不良 後天失調,房子你累了嗎?」、「百變造型建築物,震不震?」、「宅的求救訊號,請結構醫生做健檢」及「補強做得好 地震少煩惱」。在「來自大地的『震撼教育』」中,將回顧2016年高雄地震、2018年花蓮地震中學到的慘痛教訓,專家們從震後勘災發現,軟弱底層是造成房屋耐震能力不足的主因之一。

什麼叫做軟弱底層的房子?在「先天不良 後天失調,房子你累了嗎?」以及「百變造型建築物,震不震?」中,介紹了何謂軟弱層建築、造成軟弱層建築常見的原因,以及什麼樣造型的房子比較耐震。並同時搭配積木與手搖振動台,讓參觀民眾在了解房屋耐震「眉角」後,直接用積木自己動手搭房子,放在手搖振動台上現場驗證。

「宅健檢.護一生」地震科普展。 國研院/提供
「宅健檢.護一生」地震科普展。 國研院/提供

初步了解怎樣的房子比較不耐震後,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老舊建築的耐震能力,就是接下來大家關心的議題。目前市場上已有許多成熟的耐震補強工法可供選擇,在「宅的求救訊號,請結構醫生做健檢」中,透過海報與模型介紹常見的補強工法,如擴柱補強、剪力牆補強、翼牆補強、鋼框斜撐補強、外加構架補強、增設電梯核心牆補強等,各種不同的工法都有其適用的結構型式與優缺點,民眾可先尋求專業技師協助進行建築物耐震評估後,再與技師討論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工法,進行補強設計與施工。

講到這裡,往往大家就會問:「雖然已經知道房屋耐震的重要性,也有意願想要補強,但是會不會很花錢呀?」在「補強做得好 地震少煩惱」中,介紹現行的補強補助方案與已實際完成的補強案例。為鼓勵民眾進行耐震補強,內政部營建署特別訂定「主動輔導辦理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及弱層補強經費補助執行作業要點」,依據補強施作面積大小酌予補助。目前國研院國震中心接受營建署委託,成立專案辦公室提供技術支援,協助推動「私有建築物耐震弱層補強計畫」,詳細資訊可參閱「私有建物耐震弱層補強資訊網」(網址:https://privatebuilding.ncree.org.tw/),依據不同方案有相對應的補助措施,在不超過總補強費用85%的前提下,最高可補助450萬元。

目前全台已有多棟建築物透過上述補助方案完成建築物弱層補強,這次展覽就介紹一棟興建於1993年,位於花蓮市的地上六層樓之鋼筋混凝土建築物(1F為停車場,2F至6F為一般住宅),該棟建築物在補強方案A補助下,於短短工期50天,完成總價約180萬元(含設計監造與施工)的補強案例。因為此案例選擇在1樓施作剪力牆補強,大幅降低補強工程對2~6樓住戶日常生活的影響。

介紹了這麼多,還是有人會疑惑:「補強後的老舊房子,在面對實際地震考驗時,到底表現如何?」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國研院國震中心分別在臺北1棟、花蓮2棟、臺南1棟共4棟補強案例安裝感測器,實際進行補強後的結構監測。從發生在2022年2~9月間,共6次最大震度3級到5弱級實際地震下的結構監測數據顯示,「2樓/1樓的最大層間位移比」全部都遠低於0.5%,皆滿足耐震設計規範之小震不壞的目標。

最後,這次展覽設有耐震紙模型屋DIY區,現場提供紙模型材料,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自己動手搭建耐震小紙屋,了解牆壁對於房屋耐震的重要性。期望透過海報、影片、模型展示與實際動手做,讓所有到訪民眾對於房屋耐震安全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大家一起來關心並改善自家耐震安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Poll-tex普特絲防霾紗窗 有效減少PM2.5
下一篇
日本木材製品將於6月參展「2023台灣國際室內設計‧材料大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