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鋼2月稅前盈餘5億元、年增284% 後市將「月來月好」

本文共687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即時報導

中鋼(2002)27日公告,今年2月稅前盈餘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3億元相比、年增高達282%。隨著中鋼持續提高3月、4月盤價,加上第2季季盤向上墊高,預期中鋼接下來營收獲利表現將「月來月好」,後市值得關注。

今年中鋼累計前兩月合併營業收入538億元,營業利益9.9億元,前兩月累計稅前盈餘7.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8.1億元相比年減13%。中鋼2月個體(非合併)鋼品銷售量58.6萬公噸,前兩個月累計鋼品銷售量113萬公噸。

中鋼指出,2月合併稅前盈餘較上月成長,主要是鋼鐵銷售單價及數量增加,致營業收入及營業利益墊高,另礦業投資獲配股利減少,造成業外收入萎縮。

另一方面,前兩個月累計合併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減少,主要受到鋼鐵業銷售單價及數量減少,致營業收入降低,但風電毛利增加,有效提升營業利益,同時礦業投資獲配股利減少,業外收入出現呈衰退。

中鋼表示,目前全球總體經濟表現向好、平穩成長,俄烏和談契機浮現,助益地緣政治風險降溫;國內外鋼市持續加溫,美國《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對所有國家鋼鋁產品更改為一律課徵25%關稅,帶動美國鋼價自2月中以來走揚近三成,課徵關稅稅率相同下,有利提高台灣下游業者銷美競爭力。

歐洲央行今年迄今已降息二碼 ,有助支撐需求復甦。4月起歐洲鋼鐵防衛案新制下,各國進口免稅額度均略為調低,並擴大適用產品範圍,推升歐洲鋼價。

中國大陸兩會宣示經濟成長目標為5%,同時發動新一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綠色製造,抑制現有過剩產能,有利後續供需健康平衡。有鑒於各國積極強化防堵大陸低價鋼品,國內財政部關務署對大陸產製進口熱軋正式立案展開調查 ,有助穩定國內鋼市秩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鋼鐵廠看後市 審慎保守
下一篇
鴻華 整合優勢 營運可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