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1字
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預估今年全球銅短缺量將達到11.8萬公噸,將2025年的銅價從原先預測的每磅3.85美元上調至每磅4.25美元,並預計未來十年銅價將維持在每磅4美元以上,華新麗華(1605)、第一銅等將因此受惠。
業內指出,銅需求持續強勁、原料緊缺、價格上揚,預期將推升華新、第一銅等上游廠家出貨報價向上,對於國內線纜族群銷售價格也同步有利。
此外,法人指出,銅礦面臨供給壓力,銅價持續走強,線纜族群手握大單,又受惠銅價上漲有助廠商調高產品售價等利多,而華新事業群中,以電線電纜事業表現最穩定,主要是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科技業建廠等,讓線纜需求持續熱絡,預期後市需求強勁,整體維持穩定獲利。
此外,華新計劃在印尼建設不銹鋼盤元廠,預估年產量達30萬公噸,將有效提升成本競爭力,未來將以東南亞及南亞為主要市場,該廠預計於2026年第2季完成建設。
尤其,在全球能源轉型、AI及新技術驅動下,銅等關鍵金屬正逐漸和傳統商品市場的經濟周期脫鉤,未來銅的缺口恐怕愈來愈大,預期2026年銅的市場供給缺口將達到74.3萬噸,銅價將上漲至每噸1.2萬美元左右。
隨著國際銅價走揚,第一銅存貨價值提升,受惠題材面利基,個股獲投資買盤青睞。
第一銅是國內重要銅與銅合金片專業廠,其銅合金生產技術來源為三菱伸銅株式會社,相關產品主要供應半導體電子材、汽車端子材、3C家電和建築等銅片,由於品質穩定,產品合金種類多元化,符合市場需求。
為迎合台灣科技電子業蓬勃發展,第一銅投資開發磷青銅、引線架銅等高級合金材料,供應國內各軍公民營企業機構使用及外銷,進一步躋身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中長期展望看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