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永豐餘儲能布局 跨步

本文共70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徐牧民、嚴雅芳/台北報導

造紙龍頭永豐餘(1907)積極轉型成氣候科技產業,儲能領域再添建樹。永豐餘昨(27)日宣布旗下子公司永餘智能攜手華國能源整合打造「電能移轉複合動態調節備轉容量輔助服務」5MW儲能案場將於近日正式商轉。

永豐餘指出,此電廠未來每日能提供1.5萬度電量儲存與移轉功能,同時發揮調整電力系統頻率複合功能,強化穩定台灣電網韌性。

永餘智能指出,E-dReg儲能建置成本及技術門檻較高,但因具有調整電網頻率及電能轉移功能,光儲合一能夠有效擴大綠能效益,利用儲能系統發揮削峰填谷的功能,減少再生能源電力起落之間對電網的衝擊,並可轉移電能,於特定時段放電,舒緩供電壓力,進一步提升電網供電品質。

永豐餘總經理駱秉正日前表示,永豐餘轉型為氣候科技產業,今年2月已拿到售電業的執照,將朝未來每年可供5,000萬度以上的綠電或憑證銷售目標邁進。永豐餘將打造一個綠電生態圈,讓生態圈內的業者可以共生、共存、共榮。

駱秉正也談到,永豐餘旗下的永餘智能亦已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正與國外大型綠電電廠洽談合作,及評估包括沼氣發電等24小時綠電轉售,朝向未來每年可供5,000萬度以上的綠電或憑證銷售目標邁進。

永豐餘在現有產業綜效基礎上,轉化氣候環境挑戰成新商業模式。在國內即將課徵碳費與國際品牌要求供應鏈落實ESG壓力,各產業對智慧能源、碳管理需求將隨之提升。永豐餘看好碳市場需求成長,旗下碳管理事業群已可提供碳排放分析、減碳效益提案、綠色金融顧問等完整服務,提供客戶兼顧環境與能源挑戰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碳管理服務方面,永豐餘碳管理事業已可提供碳排放分析、減碳效益提案以及綠色金融顧問服務,未來希望透過碳管理事業群,將商業模式推廣至其他公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鋼鐵廠看後市 審慎保守
下一篇
搶運潮提早結束 美西線運價單周跌逾三成 貨櫃三雄業績拉警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