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67字
台聚(1304)(1304)上周甫舉辦法說會,公司認為光伏型EVA需求可望穩定增溫,今年維持獲利無虞,吸引市場買盤進駐,近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000張,推升台聚股價向上。
台聚主要業務為製造與銷售聚乙烯(PE)塑膠粒,另一項主力產品則為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可應用在鞋類發泡中底、熱熔膠等產品,近年還應用在太陽能封裝膜上。
台聚發言人吳銘宗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太陽能板需求穩定回溫,且隨原料多晶矽報價下跌,帶動光伏級EVA價量齊揚,今年以來EVA價格已漲700美元,目前遠東區EVA價格來到每噸2100美元,預估3月漲幅將會縮小,但在終端需求帶動下,第2季價格會更好,後續可望一個月比一個月好。
雖然春節過後EVA價格已見回升,不過因為還有去年12月遞延的低價訂單要出貨,加上春節長假造成工作天數下降,因此第1季營收表現不會太好,不過隨4月古雷一貫廠新產能開出,第2季後表現可望優於第1季,後市持續樂觀。
至於PE部分,吳銘宗指出,由於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加上中國大陸新產能陸續投產、價格競爭激烈下,PE產銷相對辛苦,不過由於產品特性的關係,PE通常是小賺小賠,對於公司整體獲利的影響有限,主要還是要看EVA的銷售市況。
法人也指出,大陸太陽能裝機需求明確,今年目標為90GW,較去年成長15GW,再加上進入傳統鞋材旺季,均可推升EVA報價持續向上,也支撐台聚今年的基本獲利狀況。
台聚成立之初是由美商國民製酒及化學公司獨資設立,並在高雄市仁武區建立台灣第一座LDPE工廠,而後逐年擴建增產,並遞增EVA、HDPE及LLDPE等產品行列。
而在購併華塑集團後,台聚集團晉升成為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目前旗下有台聚、華夏、亞聚、台達化工四家上市公司,僅次於台塑集團。近年來公司致力於多角化經營,轉投資電子、材料、金融、創投等各項事業。
台聚2月營收45.07億元,月增14.64%、年減14.48%;前二月累計營收為84.38億元,年減25.79%。去年營收664.37億元,年減7.42%,稅後純益15.55億元,EPS 1.45元;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0.7元。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000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