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50字
德州儀器營運積極,電源管理、類比IC相關業者今年將面臨更多營運壓力,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德州儀器挾增加資本支出、增加供給、提升自用產能、製造價格下滑、增加庫存、美國晶片法案、提升直銷比率等七大優勢,進攻市場,不利大中華區電源管理、類比IC相關業者,評矽力*-KY、力智「劣於大盤」評等,目標價各為325元、165元。
因應製造在地化,加上對於擴產提升市占的信心,德州儀器目標2023~2026年每年的資本支出將由現行的35億美元提升至50億美元,且自2027年起將營收占資本支出的比率由現行的10%提升至10~15%。德州儀器正投資高達六座的工廠以支持其未來10~15年的成長。
面臨景氣修正 仍加速擴產並提升自用的晶圓產能
大摩指出,德州儀器過往每年僅8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使大中華區的電源管理、類比IC相關業者具有成長機會,然此次德州儀器資本支出提升後,將壓抑大中華區同業營運空間。
再來,儘管面臨產業景氣修正,德州儀器仍加速擴產,進一步拉高電源管理、類比IC供給量,並透過TI.com等方式拉升直接銷售占比,統計其直接銷售占比由2019年35%提升至目前70%,給與客戶更多訂購便利性,提升客戶黏著度,大中華區的電源管理、類比IC相關業者或會面臨客戶流失風險。
德州儀器也計畫將提升自用的晶圓產能,由2022年的80%提升至2030年的90%以上,其中300mm晶圓將從2022年的40%提升至80%以上。對於台積電、聯電等嘗試獲取更多來自德州儀器外包商機的晶圓代工業者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相關業務在未來三至七年的潛在訂單遭到壓縮。惟就現階段來看,因德州儀器業務持續拓展,因此台系晶圓代工廠與德州儀器仍保有緊密的合作空間。
壓低產品價格 增加庫存準備搶市
德州儀器新廠擴產之餘,其相對低的製造成本也將產品價格壓低。德州儀器300mm半導體晶圓廠成本較200mm半導體晶圓廠成本低約四成,加上美國晶片法案削減折舊成本的助攻,將有效提升德州儀器競價優勢,與此同時,產業供需逐步回歸常態,使得產品價格將持續滑落,讓大中華區電源管理、類比IC業者在價格上面臨雙重壓力。
可留意的是,德州儀器庫存天數由130~190天策略性地提升至130~200+天,以助其在未來產業周期上行時搶得先機,另一方面,大中華區電源管理、類比IC業者過去兩季庫存水位也維持在高水位,然與德州儀器不同的是,相關業者採取晶圓廠輕減(fab-light)策略,因此在庫存維持高水位的情況下,將使其營運資金周轉壓力增加。
大中華區電源管理、類比IC業者市占在過去兩年受惠周期上行紅利和德州儀器出貨緩和而有所提升,不過此次德州儀器已增加庫存準備搶市,預期將壓縮大中華區電源管理、類比IC業者營運成長空間。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