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5字
上市鋼廠主管分析,這波國際鋼價重創,東南亞是激戰區。台塑越南河靜鋼新鋼價每公噸大跌100美元,當地和發鋼廠跌勢更大,逼得河靜三天再補跌30美元,影響所及大陸對台灣及東協熱軋報價每公噸落到650美元,「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成為這波亞洲鋼市的寫照。
中鋼專家表示,西方制裁俄羅斯打亂全球能源供應,進一步造成通膨、升息等後座力,鋼鐵大宗原物料首當其衝。但整體觀察,東協地緣政治相對穩定,加上當地擴大基礎建設力道,「鋼價跌得急,可能也恢復得快」。昨天中鋼收盤29.2元、跌0.25元。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專業分析,隨著建築活動恢復,東協鋼鐵需求在未來兩年內有望穩定上升,因為跟全球其他地區相比,東協當前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較小。
世界鋼鐵協會4月預估,東協五國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的鋼鐵需求今年將比去年增長4.8%、達到7,610萬公噸,2023年年增率可達6.1%,達到8,080萬公噸。
法人指出,美國抑制大陸發展,並利用關稅策略形成貿易障礙,大陸積極朝東南亞發展,利用造橋、舖路等基礎建設鞏固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是當前東協基礎建設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
法人表示,東協這波鋼價跌得凶,反而加速打底醞釀反彈契機,加上世界鋼協看好中南半島鋼鐵需求,當地長期來是包括中鋼、中鴻、燁輝的重要市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