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迪、安集拓市 搶漁電共生商機
政府太陽光電產業政策去年開始全力推動爭議較少的漁電共生方案,目前盤點出可供漁電共生土地近8,000公頃,商機較過去發展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更大,吸引茂迪(6244)、聯合再生、安集等業者投入,期盼藉此創造新藍海。
台灣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目標為20GW(10億瓦),農委會負責管轄其中8GW,主要來自屋頂型(2.4GW)、漁電共生(4GW)。
茂迪總經理葉正賢表示,耕種農作的土地情況更複雜,農作品項非常多,不是每種都適合農電共生,需等研究找到適合作物、確認影響後才能推動。相對地面型太陽光電,漁電共生具有「一地二用」的特點,外界爭議較少,案場建置推動也更順利,同時,目前政府規劃的漁電共生發電量比屋頂型多,是值得投入的商機。
目前國內太陽能廠當中,對漁電共生的發電廠建置相對積極的業者包括茂迪、聯合再生、安集等。
值得留意的是,先前已有太陽能廠採取與專業養殖團隊合作的方式,養殖的收益歸養殖團隊,發電廠收入則歸太陽能廠,近期則傳出,太陽能廠以結盟方式,希望在發電廠的固定收益之外,在養殖方面也能在投資部分養殖設備之後,未來20年,和發電廠一樣採固定分享收益制,增加太陽能廠收益。
太陽能業者分析,以目前漁電共生的養殖案場來看,合約多長達20年,但太陽能業者平均至少要發電廠運轉八至十年後,才完全回收成本,之後的十至12年才有真正獲利貢獻;反觀同一個案場下的養殖業者,平均約五至六年就可完全回收成本,營運效率及毛利比太陽能業者高,因此讓太陽能廠也開始與養殖團隊洽談,希望以投資部分設備的方式,分享養殖方面的收益。
相關新聞
- 中鋼告別牛皮 變身飛象2021-04-18
- 新光金獲利亮眼 法人大買2021-04-18
- 世芯打開跌停 股價仍弱勢2021-04-17
- 富邦媒催買氣 搶母親節商機2021-04-17
- 強信Q2業績 可望爆發2021-04-17
- 興勤擴產 訂單看到年底2021-04-17
- 禾聯碩、聲寶 白色家電喊漲2021-04-17
- 鴻海三創生活 拚損平2021-04-17
- 漢唐董事 馬維欣獲提名2021-04-17
- 研華入股恒商 攻智慧零售2021-04-17
- 興勤訂單看到今年底 法人:原物料漲恐影響毛利率2021-04-16
- 矽格完成收購聯測全數股權2021-04-16
- 法說釋好消息 宏碁股價再改寫9年新高2021-04-16
- 記憶體第2季續看旺 旺宏、華邦電盤中同步上漲2021-04-16
- 晶瑞光今掛牌興櫃 漲幅一度逾67%2021-04-16
- 宏達電盤中股價再飆9.6% 直逼漲停2021-04-16
- 世芯打開跌停了!早盤515元開出、下跌19元2021-04-16
- 材料打進英日系供應鏈2021-04-16
- 工具機接單熱 東台訂單看到第3季 2021-04-16
- 南僑將登A股 募資43億2021-04-16
- 迅得換股 結盟聯策2021-04-16
- 東陽3月盈餘增80% 每股盈餘0.53元 2021-04-16
- 富采秀Mini LED技術 看好感測、車用需求成長2021-04-16
- 訊連推新品 支援家庭劇院2021-04-16
- 賺贏去年 天鈺上季EPS 4.78元2021-04-16
- 大量滿手單 今年營運旺2021-04-16
- 宇瞻1.23元 拉貨動能強2021-04-16
- 力積電上季每股賺0.82元 產能滿載2021-04-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