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64字
春節期間本土個案變異株BA.2.75過半,上周定序占比持續上升,成為主流株;另境外移入首次驗出XBB.1.5。新冠肺炎上周定序51例,包括境外28例、本土23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A.2.75自從上周成為主流病毒株後,占比繼續上升,主流優勢持續擴大;預期BA.2.75作為主流株還會持續幾周。
本土病例定序結果,BA.2.75驗出15例,占比從53%上升至65%;BA.5變異株驗出4例,占比17%;BQ.1和BA.2分別驗出兩例,占比皆為9%。
BA.2.75雖有一定的免疫逃脫力、重複感染的機率,但更擔心BQ.1、BF.7、XBB等新變異株。另外,俗稱「雙頭犬」的CH.1.1則無驗出。
另國內境外移入28例個案,為19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1月10日至1月26日。其中檢出13例BA.5個案分別自中國、日本移入;5例BF.7個案分別自中國、日本移入;5例BA.2.75個案分別自日本、美國及泰國移入;2例BQ.1個案自日本移入;2例BA.2個案分別自日本、馬來西亞移入;1例XBB個案自加拿大移入。
其中,國內首次驗出被外界稱為「大魔王」的XBB.1.5變異株。羅一鈞表示,個案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1月22日自加拿大入境,於機場主動表示有流鼻水、肌肉痠痛等症狀,經唾液採檢陽性,後續定序為台灣首例XBB.1.境外移入個案。
羅一鈞表示,XBB.1.5在美國,特別是美東快速傳播,已是美國主流株。不過初步資料顯示雖然傳播力增加,但致病力並未明顯增加,將注意流行趨勢是否影響各國變異株改變。但沒有證據顯示需對醫療量能或重症特別整備、擔憂,民眾也不用過度擔憂
另針對中國大陸入境旅客,共定序16例。其中12例為BA.5株,4例為BF.7株,趨勢並無太大變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2月1日資料,目前BA.5及其衍生變異株,包括BQ.x、BF.7仍為全球主流株,約佔65.7%;BA.2及其衍生變異株約佔14.6%。各Omicron分支變異株中BQ.1.1占28.2%、BQ.1占14.1%及XBB.1.5占11.5%為多。其中BQ.1.1變異株主要分布於歐美及非洲區,XBB.1變異株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及東地中海地區。
BQ.1、BQ.1.1、BF.7、BA.2.75.2 及XBB等變異株多已發展出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優勢,但是否引發新一波疫情仍取決於該地區人群免疫力、既往Omicron疫情發生時間與規模及疫苗涵蓋率等要素。但目前證據顯示,新變異株導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