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266字
轉眼2023即將到來,回首過去兩年多全球人民都生活在疫情底下,台灣隨著疫情變化,從開始的緊張到後來習慣病毒的存在,在政策、疫苗及邊境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決策。對此,《經濟日報》為讀者整理了10件疫情相關大事件,一起來回顧這一年發生的疫情大小事。
1. 與新冠肺炎共存,口罩鬆綁、取消入境人數上限
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宣布,12月1日起開放全部室外取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酒的規定。(延伸閱讀:12/1起口罩令鬆綁! 室外免戴口罩、餐廳可逐桌敬酒)
同時,考量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可控,以及盤點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後,依照航班表定抵台時間,自今年12月10日零時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延伸閱讀:指揮中心宣布取消每周入境人數限制 12月10日上路)
2. 日本開放邊境,施打高端民眾卻去不了還要花3500元PCR費用,事件引發一連串熱議
國境解封,但國人最愛去的日本在入境檢疫規定僅接受WHO緊急使用清單之新冠疫苗接種證明,卻不承認高端疫苗。對此,高端表示,高端疫苗已於9月份提供疫情指揮中心相關文件,並陸續提供其他補充資料,盼盡快提供民眾更便利的赴日旅遊方式。
後續:
高端疫苗評估可在財務負擔允許及合理範圍內,協助政府一起解決部分國人赴日的不便,將於年底前免費提供接種高端新冠疫苗之民眾赴日前PCR檢測服務。(延伸閱讀:高端:年底前免費提供接種高端疫苗者赴日前PCR檢測服務)
3. 國門開放跟上國際步伐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10月13日起,實施第二階段邊境放寬措施,入境免除居家檢疫,改採7天自主防疫。
國境開放後,入境者快篩陰性可出門、入境後可自駕或由親友接送、入境者無症狀可搭乘大眾運輸。(延伸閱讀:蘇揆宣布10/13全面開放國門 一圖看懂0+7規定)
4. BA.4 BA.5進到國內,疫情有增溫跡象,每周入境人數放寬喊卡
暑假到來,國人出國人數變多,近日國人多呼籲每週入境總量能由2.5萬人鬆綁到4萬人。不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7月4日表示,已召開跨部會會議,考慮到目前狀況,還是暫時維持總量一周2.5萬人。(延伸閱讀:BA.4、BA.5境外暴增 每週入境人數放寬至4萬人喊卡)
5. 疫情高峰期,無薪假擴大,補助來了!
本土疫情進入高峰期,無薪假情勢走高。勞動部表示,通報實施無薪假勞工可「充電再出發」、「安心就業」計畫二擇一適用,每月最高可獲得2.4萬元補助。(延伸閱讀:無薪假勞工有補助!線上學習最高可月領2.4萬元)
6. 韓進口唾液快篩5月12日首賣
隨著政府鬆綁防疫規定,快篩試劑需求居高不下,連鎖醫材通路龍頭杏一已向進口商爭取到唾液試劑,並在5月12日上架,售價為一盒一支175元,首波每間門市配貨數量達100劑,每人限購2劑。(延伸閱讀:獨家/韓國進口首款唾液快篩試劑上架了!今開賣單劑175元)
7. 「快篩陽視同確診」上路
由於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快篩陽視同陽性」政策於5月12日正式上路,針對「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民眾」,在家快篩陽後,與健保卡一同拍照上傳,供醫師視訊評估時出示。(延伸閱讀:3類人「快篩陽視同確診」明上路 自拍上傳醫師視訊評估)
8. 每天破萬疫情引爆防疫險風暴,全面衝擊產險業
國內確診人數從4月28日至5月1日連四天破萬人,防疫險龐大的理賠壓力,快要壓垮保險業者,市場憂心恐引爆產險業者史上最大增資潮。
隨後疫情持續升溫,甚至到達高峰期,因購買防疫險及確診人數的增加,防疫險理賠風暴愈演愈烈。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5月10日親上火線,特別提醒保險業者:「財務赤字(fiscal deficit)可以改善,信任赤字(trust deficit)則難以彌補,尤其對金融業而言,社會大眾的信任更是永續經營發展的基礎。」
直至5月下旬,金管會提出核保、理賠五大原則,並要求保險業需做好三件事,一是定期揭露防疫險相關數據、理賠流程,二是需提早因應6月、或7月理賠高峰時的所需資金,三是除防疫險外,也須兼顧其他險種保戶權益。(延伸閱讀:防疫險風暴 金管會拍定核保、理賠五大原則)
後續:
產險業面臨防疫險鉅額理賠,衝擊財務狀況,產險公司陸續需進行增資,來應對理賠壓力。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今年以來統計至12月5日止,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金額累積至1,786億元。
9. 疫情高峰期,推出快篩實名制,一劑100元!快篩股卻大跌
今年4月中旬台灣疫情上升至高峰期,民眾對於家用快篩試劑需求增加,家用快篩試劑販售實名制於4月28日起正式上路。民眾可持健保卡或居留證,以每劑100元的價格一次購買五劑。
直至5月,本土確診人數快速增高,快篩試劑一劑難求,快篩實名制上路以來,更是大排長龍也買不到,台股在5月4日反彈下,快篩股卻是盤面上走弱的族群,首季財報亮眼的泰博(4736)(4736)、寶齡富錦(1760)(1760)、亞諾法(4133)(4133)、ABC-KY(6598)(6598)等股盤中跌幅都超過半根停板。(延伸閱讀:快篩搶不到 為何快篩股大跌?)
10. 居家隔離縮短為「3+4」,逐步回歸正常生活
今年4月26日居家隔離新制「3+4」上路!即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即一人一室居家隔離3天、不可外出,接下來4天自主防疫,快篩陰性才能出門工作但不可到學校上課,可外出買必需品,禁止拿下口罩。(延伸閱讀:居隔「3+4」明上路 醫療人力將轉移到就醫面)
行政院長蘇貞昌5月1日召開擴大防疫會議,表示自4月26日實施「3+4」居家隔離新制後,隔離人數已降低至現今的兩萬多人,大幅減輕衍生的社會成本,也讓更多人能免於受疫情干擾、正常生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