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居隔「3+4」明上路 醫療人力將轉移到就醫面

指揮官陳時中。本報系資料庫
指揮官陳時中。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58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柔蓁/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上午與縣市政府討論,居家隔離縮短措施為「3+4」,26日上路,即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即一人一室居家隔離3天、不可外出,接下來4天自主防疫,快篩陰性才能出門工作但不可到學校上課,可外出買必需品,禁止拿下口罩、與特定對象接觸、不可在外用餐聚會與前往人潮壅擠場所,為避免國外變異株,回台居家檢疫仍維持10+7。

衛福部長陳時中在18:00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專家同意「3+4」措施,並指出,據國際研究,2.9~3.1日潛伏期是最大共識,因此3天就可大幅排除發病可能性。今日公布後,26日上路,目前已居隔超過3天者,4月27日就可開始解除隔離或自主防疫。

推薦

陳時中表示,確診先回報衛生局,電子填報詳細資料,電子開立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機關學校自主應變,防疫長或負責人造冊報衛生局,據此發居隔單。強制從10天隔離改3天,生活關懷強度減低,用電子表單通報也令工作減輕,醫療人力轉移到就醫面,對居家照護、輕重症分流給予更大照顧。

陳時中說,未來疫情規模愈大,可考慮適時簡化居隔方案,但不宜過鬆,另有一方案「快篩取代居隔」,否則確診案例成長過速,會令社會壓力增大。疫調用發病或確診起前推4天,現在改2天;以前包括旅遊史與足跡,現在病例增多,確診足跡公布意義不大,窄縮到家人即可。

陳時中說,仍會視情況公布足跡,社會大眾仍要口罩戴好、清洗雙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