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財專訪(一)/穩懋大擴產 迎黃金成長期
全球砷化鎵代工龍頭穩懋(3105)董事長陳進財表示,穩懋正在全球第五代行動通訊(5G)發展的浪頭上,雄霸全球砷化鎵市場,考量「唯有走在客戶前面,才能滿足客戶需求」,穩懋因而宣布斥資850億元在高雄南科園區大擴產,藉此加速邁向下一個黃金成長期。
穩懋目前在全球功率放大器(PA)市占已高達七成,供應蘋果等國際大廠。陳進財信心滿滿指出,「幾乎地表上每一個射頻元件設計商都是我們的客戶」。今年即使大環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這個大變數,穩懋仍繳出亮眼的成績單,年度營收、獲利均可望寫新高,預期明年也會持續成長。
陳進財指出,穩懋自1999年創立至今,經歷草創、轉型、厚植技術,到目前的黃金成長等四個時期,每一個階段都是成就穩懋的關鍵要素,深信5G會改變人類生活型態,因此提前布建產能,搶市場先機。
穩懋先前宣布斥資850億元投資高雄南科園區,投資金額創砷化鎵產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震驚業界。穩懋規劃,南科園區廠區完工後,產能規模將一口氣增長三倍多,有助於接單競爭優勢提升,帶動營運展翅高飛。
陳進財認為,在美中貿易戰火之下,台灣的半導體投資環境確實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而5G世代更是不可逆的趨勢,未來勢必會有愈來愈多相關應用如雨後春筍似的冒出,穩懋必須提前將產能準備好,才能第一時間滿足客戶需求。
陳進財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不畏疫情 成長動能強勁
問:穩懋今年營運與明年展望?
答:今年雖然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美中貿易戰等不利因素下,但穩懋依舊繳出亮眼成績單,前三季稅後純益52.33億元,年增100.3%,每股純益12.38元,超越去年全年總和,顯示公司體質強健。
今年雖然有許多危機,但也同時帶來轉機,例如疫情衝擊,卻也意外帶動遠距離教學、辦公的需求興起,同時5G市場發展也並未停下腳步,而這些動能也都推升穩懋訂單暢旺。
此外,穩懋美系大客戶今年發表的新機,新增一顆關鍵零組件-光學雷達(LiDAR),可大幅提升用戶在夜拍的效果以及強化擴增實境(AR)應用,這顆LiDAR正是穩懋獨家代工。
進駐南科 背後有三原因
估計未來還會有許多手機品牌廠陸續跟進導入此一零組件,對穩懋明年營運表現是一大助力。
展望明年,從目前訂單進度及公司擴產腳步來看,我有信心會持續成長。
我認為,對穩懋而言,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永遠都是自己,所以要一年比一年好,才能鞏固市場龍頭地位,客戶也才會放心把產品交給我們做,而員工們也才能安居樂業,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目標。
問:為何選擇在高雄南科園區投資?
答: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台灣北部與中部地區的科學園區,其實能符合電子大廠需求的地已經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因此不只是穩懋,其實很多大廠也都開始往南部尋找新的土地來設廠。
第二,在美中貿易戰火持續延燒的情況下,其實不少射頻元件設計商客戶都希望穩懋能分散產能風險,因此投資台灣成了首選,而且既可避開貿易戰風險,又能就近獲得穩懋的各種服務與支援。
第三,高雄市政府與南科園區獲知穩懋尋覓廠房與土地時,不遺餘力的協助,展現出相當高的誠意,因此讓穩懋從洽商到投資計畫確定,僅僅花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拍板定案。
相關新聞
- 曾盛麟專訪(一)/葡萄王打國際盃 揪伴搶市2021-02-01
- 曾盛麟專訪(二)/擴產衝研發 厚植實力2021-02-01
- 曾盛麟專訪(三)/他,自家產品的活廣告2021-02-01
- 張錫專訪(一)/張錫:全力推動勞退自選業務2021-01-25
- 張錫專訪(二)/他,愛上超慢跑 練出人魚線2021-01-25
- 張錫專訪(三)自動化理財 爭取放寬規範2021-01-25
- 拜登上任 經長:台美產業鏈深度結盟2021-01-21
- 王美花專訪/回家還看工作 自嘲壞習慣2021-01-21
- 王美花專訪/經濟點火 衝刺三大任務2021-01-20
- 路孔明專訪(二)/打國際盃 尋找併購標的2021-01-18
- 路孔明專訪(一)/中天全球大布局 今年高飛2021-01-18
- 路孔明專訪(三)/他,生醫救世擺第一2021-01-18
- 范滋庭專訪(一)/生達拓版圖 強攻大陸日本2021-01-11
- 范滋庭專訪(三)/緊盯細節 打破砂鍋問到底2021-01-11
- 范滋庭專訪(二)/生達結盟同業 不強勢併購2021-01-11
- 陳進財、蔡馨暳專訪(一)/聯茂衝5G 搶材料升級商機2021-01-04
- 陳進財、蔡馨暳專訪(二)/穩步擴產 完善生態圈2021-01-04
- 陳進財、蔡馨暳專訪(三)/最佳拍檔 有共同管理語言2021-01-04
- 鄭貞茂專訪(一)/陽明打造雙引擎 穩健獲利2020-12-30
- 鄭貞茂專訪(二)/養大金雞 邁向控股公司2020-12-30
- 鄭貞茂專訪(三)/轉換跑道 拚當航運艾科卡2020-12-30
- 徐秀蘭專訪(一)/環球晶拚全球化 升級服務2020-12-28
- 徐秀蘭專訪(二)/布局第三代半導體 潛利大2020-12-28
- 徐秀蘭專訪(三)/拚命三娘 勇於承擔2020-12-28
- 粟明德專訪(一)/新光鋼整合價值鏈 獲利衝2020-12-21
- 粟明德專訪(二)/手握低價庫存 迎豐收年2020-12-21
- 粟明德專訪(三)/他,外表斯文 搶料霸氣2020-12-21
- 科技部長專訪(一)/吳政忠:公私跨域合作 找新藍海2020-12-14
- 科技部長專訪(二)/建新創資料庫 資訊互通2020-12-14
- 科技部長專訪(三)/他,放軟身段 搭溝通橋樑2020-12-14
- 創捷前瞻董座專訪(三)/帶領團隊…最重視向心力2020-12-07
- 創捷前瞻董座專訪(二)/善用兩力兩氣 創造優勢2020-12-07
- 創捷前瞻董座專訪(一)/沈振來:工業手機 台廠新機會2020-12-07
- 陳進財專訪(二)/技術領先 不怕紅色鏈2020-11-30
- 陳進財專訪(三)/誠信可靠 經營致勝關鍵2020-11-30
- 陳進財專訪(一)/穩懋大擴產 迎黃金成長期2020-11-30
- 陳彥婷專訪(三)/身體力行 實踐綠色生活2020-11-23
- 陳彥婷專訪(二)/安聯永續投資 瞄準四大層面2020-11-23
- 陳彥婷專訪(一)/安聯客戶優先 全方位創富2020-11-23
- 潘健成專訪(二)/強化戰力 研發能量「日不落」2020-11-16
熱門文章
- 鴻海奪Fisker電動車大單 2023年Q4開始量產2021-02-24
- 日媒指台積電美國新廠建設費倍增 台積電回應了2021-02-24
- 拍賣八次、砍到三折 高雄大八集團1.65億元脫標2021-02-24
- 聯電每股擬配息1.6元 寫下近21年新高2021-02-24
- 郭台銘:台灣被世界看見 在科技、產業界是大家想來的地方2021-02-24
- 美揪台廠 組半導體聯盟2021-02-25
- 鴻海奪美電動車廠訂單 預計2023年Q4量產2021-02-25
- 欣興估山鶯廠百億元投資重建 2022年中開出載板產能2021-02-24
- 納智捷攜手鴻華先進 首推LUXGEN FRESH ZONE+健康對策2021-02-24
- 謝世謙董座兼總座近兩年 傳高星潢升任華航總經理2021-02-24
- 台灣矽晶圓廠 美拉攏對象2021-02-25
- 訊崴總座雍海因疫情長住台灣 爬玉山泳渡日月潭2021-02-24
- 石化搶料大戰 報價再調漲2021-02-25
- 台灣第一家獨角獸 Appier下月日本上市2021-02-25
- 聯電首次發綠債 上限150億2021-02-25
- 欣興看Q1載板稼動率滿載 需求遠大於供給2021-02-24
- 台灣唯一!中石化獲2021年S&P標普全球認可2021-02-24
- 合一利多 ON101獲藥證2021-02-25
- 欣興:客戶為確保ABF產能 預約三到五年都有2021-02-24
- 長榮鋼鐵4月中掛牌上市 今年營收挑戰百億元2021-02-24
- 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產能續滿載 估Q1總營收年增20%2021-02-24
- 撼訊1月EPS 0.82元 單月賺贏去年全年2021-02-24
- 高畫質時代來臨 群聯推出世界首款SD Express卡2021-02-24
- 聯合再生搶攻太陽能商機 參與標案得標率逾5成2021-02-24
- 報價上漲 聯成、台聚今年展望樂觀2021-02-25
- 撼訊元月獲利靚 一個月賺贏一季2021-02-24
- 聯電配息1.6元 21年新高2021-02-25
- 日媒指台積赴美設廠面臨阻礙 台積:如期推進2021-02-25
- Fisker創新 從蘋果找靈感2021-02-25
- 台視新聞爭取上架52台 排出超強陣容2021-02-24
- 華航最快3月18日召開董事會 討論新任總經理人選2021-02-24
- 台灣綠電應用協會成軍 企業大老齊聚談綠電發展2021-02-24
- 全聯黑金劍指四大超商 找蘇慧倫任代言人攻早餐市場2021-02-24
- 全聯砸七位數找蘇慧倫代言OFF COFFEE 拚業績突破4億2021-02-24
- 晶圓代工Q1估績增20% 市占前三大:台積電、三星、聯電2021-02-25
- 華航總經理 高星潢接任2021-02-25
- 展開轉型 華為力拚台灣筆電市場2021-02-24
- 台灣第一獨角獸 Appier將在日本掛牌上市2021-02-24
- 鴻華先進攜納智捷 秀研發成果2021-02-25
- 向華航747空中女王告別 「后翼」3月20日起飛2021-02-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