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自殺重回十大死因 專家:與詐騙有關 人生無望選擇輕生

本文共749字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今公布11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惡性腫瘤)仍占據首位,這已是從民國71年(1982年)起,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另外,蓄意自我傷害(自殺)經14年後再度回到十大死因,排名第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表示,目前促進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的經費「真的偏低」,呼籲政府應提高防治經費,多加重視。

去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自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說,經全國22縣市資料庫分析,包括兒童、青少年及女性自殺率均有上升趨勢,若以年齡層區分,15至24歲族群可能是受到感情、新鮮人步入社會適應等問題;中壯年族群自殺人數增加原因,可能是職場、經濟等壓力;65歲以上族群自殺傾向多因為孤獨感、認為自己無價值感、或久病不癒不想脫累家人等,但現已有長照2.0照顧,可降低老年人自殺。

呂淑貞指出,若以自殺方式分析,採用氣體及蒸氣自殺人數,據統計,113年較112年增加146人,增幅為18.9%,目前實體通路在木炭上都會加註警語,販售的店員也會多注意,但現在外送商品管道多,建議外送人員成為「自殺守門人」。

「現在詐騙案件多,有人將房子融資了,被詐騙後,房子也不保了,恐增加自殺案件。」呂淑貞說,這類的詐騙事件一定要著手減少,避免整個家庭都受到影響,民眾遇到相關事件時,也務必請熟悉法律的人協助,降低損失。

呂淑貞說,從小到大都應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部目前正推廣「社會情緒學習」,而要感覺幸福感,應重視人際關係,如同儕的支援、家庭的協助等,目前促進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的經費「真的偏低」,呼籲政府應多加重視,加以提高。民眾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每個人也都要注意周遭的朋友及家人,並及時通報,預防勝於治療。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說,經全國22縣市資料庫分析,包括兒童、青少年及女性...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說,經全國22縣市資料庫分析,包括兒童、青少年及女性自殺率均有上升趨勢,若以年齡層區分,中壯年族群自殺人數增加原因,多為受到職場、經濟等壓力,呼籲政府應提高防治經費,多加重視。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為何很會看別人缺點,卻不願面對自己的問題?他行醫40年,揭難察覺的人生陷阱
下一篇
無薪假家數、人數增溫 受美國關稅影響有1,417人 占比44%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