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吃宵夜卻抱怨變肥、久坐則抱怨傷身...養生名醫:不要奢望奇蹟出現,你的人生正是每天累積結果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215字

經濟日報 時報出版

文/洛桑加參醫師

壓力大時,為何你總是感冒反覆,甚至連一夜好眠都變得遙不可及?有人靠酒精、安眠藥入睡,有人則無法戒掉睡前鹽酥雞這口癮。結果不是胃酸逆流打斷睡眠,就是體重直線上升。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他的著作《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療癒身心靈的預防醫學》(時報出版)中指出,真正該做的,不是追問小孩功課寫了沒,而是給自己三分鐘的「光明觀想」儀式。

沐浴後,換上天然材質的睡衣,躺下,讓身體像交給大地母親一樣,徹底鬆懈。觀想美麗光芒沐浴全身,自由選擇白光、金光、虹光等顏色,讓幸福寧靜包覆你,進入無重力狀態,甚至感覺自己與宇宙合一,身心回歸清明,甜甜入睡。

這樣的內在觀照,不只是放鬆而已。你是否也曾在低潮時瘋狂翻籤、擲筊、問卡牌?當運勢順遂,問題彷彿也少了,這到底說明了什麼?洛桑加參點出:真正該問的,不是天,也不是地,而是「問心」。無論是哪種算命方式,說到底都是幫助我們回頭看見自心自性。與其問別人怎麼做,不如問自己「我怎麼種下現在這個果」。

你若想知道明天會吃到什麼果實,回頭看看你昨天種下了什麼種子就知道。這不是玄學,而是藏傳智慧中的「Karma」——行為與結果的必然關聯。種下的是芭樂,就不會長出奇異果。不要再奢望奇蹟出現,你的人生正是你每天所累積的結果。

想要健康到老,關鍵從現在就可以開始累積。洛桑加參舉例指出,只要坐辦公桌時,每60分鐘起身活動2分鐘,就能降低33%的死亡風險。每週累積150到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不必每天,但持之以恆,就能顯著抵消久坐對身體的傷害。他的一位讀者原本一週三次運動,記錄在月曆上之後,竟平均每週堅持五次。這種主動紀錄與回饋感,是內在動力的啟動鑰匙。

問自己,想要的是「前程似錦」還是「前程四緊」?手頭緊、眉頭緊、褲頭緊、時間緊,許多困境不是別人害的,是自己選擇了錯誤的生活方式。守戒自律,是另一種形式的業力管理。你吃下肚的,不該怪罪於餐廳。從戒宵夜開始,到晚餐提早吃,再進一步成為一天兩餐,進而實踐間歇性斷食,這些都是身體自我修復的起點。

想要在變動不安的AI時代穩住腳步,靠的不是資訊量,而是智慧。真正的「軟實力」是會問問題、能夠思考與行動的人。洛桑加參提醒:知識AI也會,但智慧不一樣,是你實踐後的體悟,是能被你內化為人生指南的光。面對科技洪流,你若能問對問題,就不用怕被取代。

有時候,我們明明渴望幸福,卻總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結果讓自己越來越遠離快樂。要問自己的是:我是不是用貪嗔癡來堆疊煩惱?還是用善行與節制來累積福報?許多痛苦,不是因為你不知道答案,而是你不願面對真相。當你不再執著於「我」的利益,放下煩惱與欲望,智慧就會清明地浮現。

所謂「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當你不再處處為己、而是願意利益眾人,你自然成為有福之人。不需要再算命找方向,因為你已經成為那個方向本身。問心無愧,就是你最強大的風水。

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療癒身心靈的預防醫學》一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2015年,時報出版邁入第40個年頭。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夏天心肌梗塞比冬天更危險?養生名醫的守心三法:小心愈熱的天,心臟愈忙
下一篇
星座理財/巨蟹座 正財穩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