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0字
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雲林縣在「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拿下77.8%,居全台第四,縣長張麗善分享,從生育補助加碼、托育支持、生生平板及智慧教室推動數位學習,再到幸福巴士、長青食堂,政策普及不分年齡,「照顧每一位鄉親」就是她的高滿意度秘訣。
雲林縣政府為育齡女性提供凍卵補助,並從2024年推動「雲林萬寶龍」計畫,用兩年6億元的資源鼓勵生育。只要生產前父母任一方設籍雲林滿八個月,原本前三胎生育補助3萬元,第四胎起每胎10萬元,大小龍年(2024、2025年)加碼3萬元,等於前三胎可獲6萬元、第四胎起13萬元,每個新生兒還送三包尿布。張麗善說,「要讓每個孩子的誕生都被祝福,也讓父母感受到實質支持」。
新生兒誕生,縣府提供0-2歲親職活動、育兒津貼、準公共化托育補助等,並設置六間親子館與七所公共托育空間,提供社區化、小規模且價格合理的托育服務,期盼透過多元措施,讓雲林成為適合養兒育女的幸福城市。
張麗善強調,縣府持續投入資源,從營養午餐、班班有冷氣、品格教育,再率全國之先,將全縣2,100間教室全面升級為智慧教室,並自籌經費,補足中央「生生平板」政策資源缺口,推動數位學習,藉此有效翻轉偏鄉教育,為孩子打造更寬廣的未來。
雲林縣府持續推動「長青食堂」,已設置190處長青食堂,並在資源不足處設置中央廚房,確保每一位長輩都能獲得妥善照顧與關懷,目前已超過1.5萬名長輩共餐。
考量偏鄉地區長者、學生及行動不便者的日常就醫、上學、採買與洽公等基本通勤需求,縣府推動設置「幸福巴士」,透過貼近民眾需求的彈性接駁服務,補足既有公共運輸的不足,目前幸福巴士已開行多條路線,讓交通走進社區、接近需求。
從出生到年老,從教育到交通,張麗善說,「施政的核心就是照顧每一位鄉親,雲林是多元又廣闊的縣市,無論是偏鄉長輩、年輕爸媽,還是未來的孩子,我都希望他們的生活能越來越幸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