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7字
澎湖縣風櫃國小位於馬公市最南端的風櫃半島,是一所擁有深厚海洋教育特色的學校。為推動食農、環境與金融教育,校方曾透過郵政協會的資助,搭建簡易棚架打造「開心農場」,作為學生學習重要場域。然而,農場卻在2023年7月的風災中遭到摧毀。為重建學習場域,校長林妍伶向國泰提出「學童圓夢計畫」申請,期望重整農場空間,重啟跨域教學。
校長林妍伶自2020年上任後,積極推動多元海洋教育課程,並同時善用校園一片荒地開展農耕教育,讓師長們帶領學生共同種植風茹草、毛豆、蔥與番茄等澎湖在地作物,使教學更貼近生活與土地。她設計跨年級合作機制,讓全校39位學生全員參與「開心農場」,由高年級學生引導低年級同學,分組負責澆水、播種、觀察與記錄等任務。學生在農場中學習自然課程,了解植物生長、水分需求等知識,並透過親手栽種的蔬菜進行小規模銷售,培養基本的成本概念與行銷技巧,習得金融相關知識。
此次「學童圓夢計畫」發表會,由國泰人壽澎湖通訊處經理黃士銘帶領團隊同仁全程參與。他表示,澎湖通訊處團隊不僅協助現場運作,更主動與學生分工合作:展澎湖團隊示範銷售流程與招呼技巧,帶動活動氣氛;學生則運用廟方廣播系統,以國語、台語、英語輪番宣傳,吸引大量遊客與在地居民前來光顧。透過實際參與銷售,學生們親自接待、找零並進行簡易交易,展現出反覆練習的成果,也從中提升語言、社交與行銷等多元能力。
黃士銘分享,這群孩子們在上場前歷經多次練習,從準備到實作,每個環節都相當用心。他認為,風櫃國小的學習歷程與企業團隊運作有許多相似處,也讓他反思團隊經營的意義-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如何發掘個人優勢、強化分工協作,正是人才管理與團隊合作的關鍵學習。
林妍伶指出,「做中學」是風櫃國小最重視的教育理念。她強調,這個計畫不只是單純的農耕體驗,而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透過生活中的實際操作,培養多面向能力。每次販售後,老師還會引導學生討論收入與成本、盈餘如何規畫與運用,讓財商教育自然融入課程中。
黃士銘也表示,澎湖地區經濟模式單純,保險業務與當地居民之間,建立起緊密的信任。此次圓夢計畫不僅實現學童夢想,也讓國壽業務員與在地民眾建立更深的情感連結,攜手共創更好的未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