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42字
文/國際之男
最近好多朋友詢問「如果移居來新加坡,你的建議是?」;我整理一下資訊一起回覆,如果資訊量太大可能分成好幾篇。
新加坡是台灣以外我待超過一年的第五個城市,而這五次經驗都告訴我:撇除你對那個地區個人的感受好惡與否,影響生活品質最直接的因素,當然是你在當地的收入能力對應基本開銷的比值,很可能不能低於1.5倍。
即便在台北,這個比值大概也很適用,也就是如果你一個月的基本開銷(含所得稅)是5萬,那收入7.5萬以上,會讓你過得比較有餘裕,也比較多選擇,也比較敢在某些時候「砸鈔票換舒服」。
這個道理簡單到近乎直覺,但對國際移動的工作者來說 — 特別是第一次移居海外的台灣人 — 最常犯的失誤就是對當地的物價評估跟實際到當地生活後,有過大的落差。
所以本來以為「老娘我要攻佔陸家嘴開始白領金融精英的生活啦!」,結果最後只能過著窩在30平方公尺的小套房吃樓下哈爾濱烤冷麵度日的小時代。
(但其實烤冷麵還蠻好吃的,雖然我每吃必烙賽…..)
以下就列舉在新加坡的主要生活成本供大家參考,不過以下描述的對象是以帶一個小孩的家庭來舉例,大家可以依自身的情況自由增刪預算。
居住成本:每月12萬台幣
「住」當然是所有人要移動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時首先要搞定的第一要務,而新加坡的居住成本在疫情及國安法後快速飆高。
我在2018年曾經造訪新加坡,那時詢問當地的房價及租金價格,感覺只是「也只比台北貴一點點麻」。
結果疫情之後哇不得了,整個新加坡的房價大約已經是台北市平均房價的2到2.5倍。
以一個三房兩廳約40坪的私宅公寓來說,即便是在台北市,你也很難想像一個月的租金會高達8萬台幣以上。
但是在新加坡,這樣的物件大概就是台幣12萬左右的水準。
之所以需要住到三房,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必須要準備一間幫傭房,這點我後面再提。
交通成本:每月約2萬台幣
新加坡最為人稱道的其中一項就是便捷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但是對有小孩特別是小小孩的家庭來說,大眾運輸工具還是有期限制,特別是你可以想像在靠近中午的時間頂著接近33度的高溫,又或者是午後雷陣雨下起傾盆大雨,這些對帶小孩的家庭來說,都造成堅持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困難。
而如果必須要使用Grab也就是新加坡版的Uber那麼費用就非常高了,簡單一趟5公里15分鐘的車程在假日的一般時段很有可能就必須要高達台幣5百。
更別提尖峰時段或者是剛剛提到的下大雨的時候,再加上有小孩的家庭,並不能夠乘坐一般類型的Uber。
因此,在上述情境下,隨便一段15分鐘的移動距離最高的價格很有可能高達台幣8百以上,一週搭個2-3趟,全家的交通成本很容易就破3千了,而這還不含其他移動成本。
總和來說,2萬台幣一個月的交通成本可能會會是高估,但對於初來乍到新加坡的家庭來說,這部分的預算我建議抓高不抓低。
教育成本:每個月小孩的幼兒園費用大約3萬台幣
這邊要特別澄清一下:當然不是每個幼兒園費用都這麼貴,特別是對本地人來說,如果是唸公立幼兒園,可能幾百甚至幾十塊新幣就可以搞定了。
但這邊既然是針對「移居」的台灣人,要排到公立的幼兒園相對困難,所以就用一個相對普通的幼兒園價格作為基準。
實際上當然幼兒園存在約不到2萬台幣的,也有一個月6萬以上的超貴族幼兒園;但另外想特別強調是:新加坡還有一種特別的機構,叫做「玩樂園」(Playgroup)。
玩樂園一般只有半天、沒有提供餐食,活動內容也特別著重在遊戲的體驗,甚至有些玩樂園是結合森林小學內容,會有餵雞、種菜等活動。
這樣的玩樂園,雖然每週上課時間不到20小時,但因為師生比低、遊戲花招多,其實也不便宜,一個月費用大約也在2萬-2萬5台幣左右,不過孩子們是真的可以玩得蠻開心的,而且多數玩樂園不需要綁約,真心推薦來新加坡的父母們可以讓孩子體驗看看。
幫傭成本:每月約2萬5台幣
台灣人移居到新加坡,最大的文化衝擊之一大概就是「誒這個幫傭也太便宜了吧」,多數家庭每月支付給幫傭的薪資其實還不到2萬台幣,只是因為還有每月300新幣要繳給新加坡政府的幫傭稅金,故合計大約2.5萬。
但我真心推薦:什麼錢都可以省,幫傭的錢就用力給它花下去吧!太多台灣夫妻每天在因為做家事而心力交瘁甚至彼此吵架,而我家自從有幫傭以後,我連杯子都很少自己洗了。
新加坡的幫傭制度是必須供「她」吃穿,也因此才會有上面提到的:有小孩的家庭基本上必須選擇三房,因為其中一房是要給幫傭居住的。
當然,如果你足夠「狠心」讓幫傭住儲藏室或是奇怪的隔間的話就另當別論,不過我認識的台灣人多數都有基本的人權意識,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比較高的居住成本。
到這邊先小結一下,單是上面的居住、交通、教育及幫傭稅金成本全部加總,一個月大概就已經超過20萬台幣了;如果用1:24的匯率來做換算,等於每個月至少需要大約8,500新幣的收入,才能維持上述生活條件。
若以10%的所得稅率做換算,等於每月的基本薪資要9,300新幣,而走筆至此,我們都還沒有算到吃喝購買甚至休閒娛樂等開銷。
也就是說,如果月薪28萬台幣(1.2萬新幣),在台灣應該可以算是很好過,但在新加坡只能算是過著普通小資生活,如果要達到最開頭說的1.5倍標準,那月薪至少要1萬4新幣以上,折合台幣將近要35萬。
上述的基準當然還是有因人而異的空間,但坦白說,能夠跨國移動到新加坡來工作的台灣人,多數原本在台灣的生活也不至於太寒酸,而上述的開銷基本上都只屬於稍微偏高的中間值而已。
想省錢當然可以往下砍預算,但少花1、2萬台幣每個月還是有20幾萬的基本開銷,可是減少的生活品質卻是肉眼可見。
當然,另外一個相對彈性的族群就是單身赴任,居住與交通成本相對較低、也沒有教育支出,勤勞一點也不太需要請幫傭,一個月生活成本「只」要15萬台幣就可以過得相對輕鬆愜意了。
至於單身人士近年申請新加坡永居(PR)頻頻碰壁,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月薪30萬台幣的「普通」受薪家庭們,你們準備好移居新加坡了嗎?
本文由《國際之男》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