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預判Z世代離職的5個徵兆:幾乎都是跟著感覺走!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222字

經濟日報 天下雜誌

編按:團隊裡的新人講不聽、老鳥總是叫不動?當Z世代將成為新一代職場主力,主管們卻正在承受新舊夾擊的莫大壓力!大缺工時代,如果你還不了解與上下世代的共事之道,無法「對症求才」,只會累死自己。

作者: 李河泉

面對新世代的高離職率,可以從5F觀察以下「離職徵兆」。

一、重感覺(FU)

因為新世代「重感覺」,離職徵兆的觀察重點就在於:他是否主動或被動地,逐漸把自己「邊緣化」?通常,主管如果發現以下三種狀況,就要特別注意了:

.獨來獨往,和其他人幾乎沒有互動,呈現「邊緣人」的現象。

.過去和同事有說有笑,這陣子卻下了班總是「一個人」準時離開。

.主管找同仁聊天時,交談中同仁出現眼神閃避,或不願直視的狀態。

千萬要記得,新世代年輕人早就不是過去主管以為「乖巧聽話」的新人了,幾乎都是跟著感覺走。對他們來說,到公司上班的動機未必是完成某項工作的成就感,更有可能是同仁相處得很愉快的歸屬感。所以,解決關鍵是無論你的團隊是否屬於「戰鬥組」的業績部門,都要營造一個「溫暖互動」的感覺,給予新世代成員一個好的工作氛圍。

主管們最好設法練習,跟每個人都建立一小段的「非公務對話」,每天幫同仁「把脈」,一發現「脈象」不對就立刻調整,避免人才在不經意之間流失。

二、要未來(Future)

此外,基於新世代「要未來」的特質,觀察重點就在於:是否對於工作或任務的認同感下降?主管如果發現以下三種狀況,也要特別注意:

.常常會跟主管爭執,為什麼要這樣做?

.任務執行度下降,開始有很多問題和藉口。

.開始說出現在的工作沒什麼意義之類的內容。

要知道,現在的年輕人並不是為了家庭和公司而活,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擁有自己的夢想,不管是否實際都會全力追逐,也愈來愈不能接受「全力為公司奮戰,以公司未來為自己未來」的觀點。解決關鍵是要讓他們知道為何而戰?主管要找時間了解年輕人的夢想,設法找出「個人夢想」和「公司期待」的共通性,讓年輕同仁們知道兩者未必相斥。

另外,與其直接交辦工作,不如在交辦前先聽聽他的想法,啟動他對工作的意願,就可以讓年輕同仁很容易地接受任務的重點。

三、愛自由(Free)

由於新世代「愛自由」,觀察重點就在於:是否對於管理方式或主管風格有意見?主管如果發現以下兩種狀況,就要特別注意:

.開始對公司宣布的政策,都有自己的意見。

.對主管的管理方式有質疑,常常問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不能那樣?

對從小習慣自主的新世代來說,進入公司後極不適應,他們無法接受「不用思考,照我說的就對了」的方式,希望能夠決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是公司規定,他們也有說話的權利。

解決關鍵就是讓他們有自主的空間,主管必須開始練習,先和同仁講清楚要做的事情、選擇的做法和預定完成的時間。接下來放手讓同仁執行,過程中抓大方向就好,不要凡事過問。

四、求速度(Fast)

因為新世代「求速度」,觀察重點就在於:工作過程中,個人配合度是否開始下降?主管如果發現以下兩種狀況,就要特別注意:

.年輕人有表現就希望得到主管的肯定和回饋,而且暗示不止一次。

.新世代提出自己的想法後,不希望主管不予理會,甚至被當作空氣。

要知道,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從小想要的可隨時出現,資料透過網路就能立即搜尋到;吃的喝的,樓下便利商店就有,這種「被即時滿足」的習慣早已養成,所以千萬別告訴年輕人,「戲棚下站得久,就是你的」。他們並不擅長等待和忍耐,想要的東西沒有即時獲得滿足,時間到了自然會毫不留情轉身離開。

對此,解決關鍵就是主管要開始有「平等對待」的習慣,對於年輕人提出來的想法,不論是否可行或成熟,必須在第一時間先給予認同和肯定,再慢慢找出他們要的關鍵,緩步且不帶傷害性的協助解決,陪他們前進。簡單來說,對於年輕人的表現,第一時間就要給予回饋,即使表現得不好,也要先稱讚,取得共識之後,再調整為正確的做法。

五、講公平(Fair)

最後,新世代「講公平」的特質,觀察重點就在於:是否開始挑戰公司的權威和制度?主管如果發現三種狀況,就要特別注意:

.對於公司過去行之有年的制度開始提出挑戰。例如:為什麼一定要加班?做完事情為什麼不能下班?

.爭取了半天的權利都沒有被滿足,有不被重視的感受。

.覺得自己提出很多想法都被主管打槍,有被駁斥和否定的負面感受。

和過去的「上下位階」相比,現在的年輕人更習慣「平行互動」,他們不喜歡權威的管理方式,要的是平等的尊重對待。這一點有許多主管無法接受,但是他們就是這樣被養大的,如今已無法回頭。解決關鍵就是重視和尊重他們的權利。主管要調整觀念,過去把同仁當作「部屬」,現在要把新世代年輕人當成「伙伴」,部屬和伙伴最大的差別在於:

部屬是聽命行事,不該有任何岐見;伙伴可以平起平坐,互相尊重。

本文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的《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打造高績效、能當責的超級團隊,讓新人心服口服、老鳥對你推心置腹》

作者:李河泉

擁有30年企業講師資歷,長年為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和碩、廣達、華碩、世界先進、三星 、Intel、IBM、Benz、LVMH、Citibank、統一集團、國泰集團、富邦集團、遠東集團等國際級企業進行輔導及授課,並應邀至行政院、國安局、調查局、法官學院、司法官學院、國研院、工研院、金融研訓院等公部門講授領導管理相關課程。

現為澤鈺智庫總經理、陽明交大EMBA兼任副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系、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畢業;擔任講師前任職於金融業,從銀行基層做到消費金融部門負責人,管理一千兩百人,締造年度業績超過兩百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天下網路書店,提供前瞻觀點、專欄文章以及出版品資訊,期待與您一同打開閱讀視野,豐富知識人生。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影╱北捷石牌站砍傷人 女持刀刺女乘客警逮補偵辦中
下一篇
美課關稅無薪假蠢動?這期兩家製造業、共200多人實施 勞動部回應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