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誠信金融論壇4/10登場 林宜敬:打詐新四法 布網阻騙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數發部提供)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數發部提供)

本文共853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指出,打擊詐騙要從源頭遏制,尤其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日益多元,衍生的文字、影音及圖像深度偽造,更令人真假難辨,因此打詐行動也必須更新。

經濟日報與第一金控(2892)將於4月10日舉辦「誠信金融論壇—金融打詐  科技出擊」,邀請產、官、學共同探討如何打造金融安全網。林宜敬將出席論壇,並以「金融科技網  防護金融安全」為題發表演講。

為積極防詐、阻詐、打詐,行政院繼2022年7月推出「新世代打詐行動綱領1.0」後,在2023年5月推出「打詐1.5」升級版,更在2024年12月通過行動綱領2.0,通過「打詐新四法」,包括制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修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洗錢防制法》及《刑事訴訟法》,賦予執法機關更強大的執法及管理利器。

除原有「識詐、堵詐、阻詐、懲詐」四大面向架構外,新增「防詐」,強化數位經濟產業治理,並以「運用AI防制、深化跨境合作、監管防詐產業、加強被害保護」為規畫亮點,希望達成強化防詐意識、減少發生數、降低財損數三大目標。

其中數發部的角色就更加吃重,林宜敬指出,在「強化網路廣告平台業者實名認證」方面,已要求業者應驗證委託刊播者及出資者之身分,並於廣告中揭露,目前已將Google、LINE、Meta與TikTok等網路廣告平台納管,若平台被通知有詐騙廣告,須24小時內下架處理,也要求平台落實廣告實名制。今年起臉書上的仿冒名人詐騙已大幅減少,即是平台納管的重要成效。

網路詐騙常見手法,是將民眾從公開的詐騙廣告導引至私人群組,並逐漸騙取信任,進而得手錢財。數發部負責在詐騙廣告最前端攔阻,避免民眾被騙入私人群組。因此仿冒名人的詐騙廣告減少,具有重大意義。

林宜敬提到,會開發「詐騙樣態分析」防詐工具,透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每日巡查5,000至1萬筆網路廣告,藉由公私協力機制,自動化通報加速下架作業。

除了詐騙廣告,假冒公務機關的簡訊詐騙和一站式網頁詐騙也很常見。數發部導入網路屏蔽機制DNS RPZ,讓詐騙網站連不上線。

立即報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第二次長壽革命,人類要學習「好好變老」
下一篇
中職/桃園大雨突襲…猿投失控送分 保留至6/29再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