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8字
花蓮縣長徐榛蔚執政六年,去年堪稱最辛苦的一年,接連受到地震、颱風等天災重創,大環境艱困,她帶領縣府團隊度過重重挑戰,讓幸福指數大躍進,在各縣市排名第四,非六都縣市居第二,「傾聽民意、回應需求」是她深入花蓮每個角落、受到縣民肯定讓幸福感全面提升的祕訣。
掌舵六年,徐榛蔚從排水治理、道路橋梁建設、智慧交通、有機農業、扎根教育、布建托育資源再到銀髮照護,面面俱全,每年設定不同施政節奏,與縣府團隊逐步完成各項基礎建設、提升社福能量,為「永續花蓮」打下深厚基礎。
花蓮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頻繁的地震是無可迴避的挑戰,中央氣象署統計去年收到最多國家級警報的縣市,花蓮縣64次居冠,之後依序為宜蘭縣23次、彰化縣九次、雲林縣及嘉義縣七次,甚至有六個縣市去年一整年國家級警報完全沒響過,在國家警報次數上,花蓮可說是遙遙領先。
花蓮縣政府藉由一次次經驗提升救災能量,2018年0206大地震後,與花蓮慈濟團隊攜手成立花蓮縣災難醫療隊,在2022年台鐵太魯閣撞車出軌事故馬上派上用場,今年更升級為全台第一支全面資訊化的災難醫療隊,在大型災難發生時,透過手機App一鍵完成資料整合、雲端上傳,以最快時間完成搶救生命的任務,成為智慧救災創新標竿,不但獲得國發會政府服務獎肯定,也吸引其他縣市取經。
花蓮人口只有30萬,徐榛蔚從不小看自己,將目標放眼國際舞台,積極參與各國食品展,將有機農特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再到橫跨兩大洋及三大洲的「南島極境領航建誼計畫」,花蓮縣去年度成功入選2024至2026年第11屆MIT REAP計畫,推動發展地方創新生態系。
去年12月中旬,花蓮到香港的直航班機「花香線」重新啟動,將國際遊客帶進花蓮,為震後低迷的觀光注入一劑強心針,後續日本、韓國直航班也在積極洽談,眾多努力,希望讓花蓮與世界接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