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3年「微退休」30次,愈來愈多Z世代微退休,壓力有多大?

Z世代興起「微退休」風潮,隨時在生活按下暫停鍵,為自己留時間。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Z世代興起「微退休」風潮,隨時在生活按下暫停鍵,為自己留時間。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本文共1500字

經濟日報 商業周刊

撰文者:陳育晟 編譯

摘要

1.相較於等到退休後才環遊世界,越來越多年輕員工選擇「微退休」,在工作間留下時間出國旅遊、探索個人志趣。

2.「微退休」可能引起債務危機,也會造成職場人力真空。所幸「退休者大回流」正在發生。但退休者的回流,能補足Z世代微退休造成的人力缺口嗎?

你曾經想過要放下手邊工作,環遊世界嗎?

美國Z世代正掀起「微退休」風潮,不再等到退休時才圓夢,而是在工作間按下暫停鍵,為自己留下時間。

這樣的想法,其實和工作、生活面對的困境加劇有關。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去年底發布調查顯示,只有5成受訪者認為自己生活良好,是同一份調查2009年以來新低。

Z世代最年輕,壓力也最大

《財星》(Fortune)分析,員工幸福感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開始下滑,幾年過去,無力感依然存在,職場評論平台Glassdoor的評論區2024年「倦怠」一詞的提及次數更創下新高。在這種變動時期進入職場的Z世代,通常還是辦公室內薪資最低的一群,使他們被醫療保險集團信諾(Cigna)定義為「最壓力山大的世代」。

這使他們更重視心理健康、個人成就、有意義的體驗,而不會只專注在職涯長期發展和晉升,加上社群媒體放大他們及時行樂的慾望,使他們更想趁著年輕、身體狀況仍允許時探索世界、發展興趣。

特別是疫情以來遠距工作的崛起,對想旅遊卻又不想影響收入的人而言,可透過兼職、專案型工作,繼續維持生計。

像是21歲的珂比(Lauren Kirby),在托兒所工作。18歲踏入職場至今3年,她已經「微退休」30次,前往30個不同國家旅行。「這讓我從害羞、內向的青少女,轉變成自信、堅定的女性,」她告訴《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退休者也在重回職場,Z世代真能微退休?

但《福斯新聞》(Fox News)專欄作家詹金(Ted Jenkin)不禁問道,美國信用卡債務達1兆2千億美元,平均每個人身上還背著超過6000美元的卡債,Z世代真的能做到「微退休」嗎?

他進一步分析,「微退休」可能讓年輕人在求職時,被雇主認為多次離職,產生負面印象,也可能因為參與奢華旅行而陷入債務危機。

另一個問題,則是人力空缺。Z世代人數已在去年首次超過嬰兒潮世代,如今已是美國職場主力,若他們紛紛「微退休」,必然帶來人力短缺。

所幸「退休者大回流」正在發生,《富比世》指出,2025年有13%退休人士計劃重返職場,順勢填補人力空缺。

退休者重返職場的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安全。希望能緩解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非醫療債務所造成的財務壓力,還可維持社交、重新找到人生目標。

因此,對企業而言,打造適合嬰兒潮、Z世代共存的職場至關重要。軟體公司IRIS Software美國人資主管蜜爾佛德(Shanna Milford)建議,企業應提供適當職業培訓、避免年齡歧視,為年長員工進行科技賦能,既可提升職場包容程度,也會讓退休人士發揮更大戰力。至於Z世代,則應調整舊有規範,使他們在組織內更能發揮潛能。

如此一來,不管是「微退休」的Z世代,或是希望重返職場的退休者,都能根據自身的經歷與價值觀,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Forbes、Fox News、AOL、NY post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蝦皮都做不下去,酷澎「虧本」的付費會員制能逆襲台灣電商?

台灣AI逆襲?民間第一個改造款「繁中版DeepSeek」將誕生?

他花近十年才體悟:下班培養這4個習慣,投報率太高了!

矽谷最穩定企業!輝達30年僅大裁員一次,是因為這個文化

Z世代不負責?他們是在等一個好榜樣!管理顧問:主管該改變的是這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創立於1987年,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總是在關鍵時刻,提供讀者「先進觀念‧輕鬆掌握」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心智比95%人群更強大的人 通常展現這8種習慣
下一篇
看見幸福台灣/「幸福城市第9站」竹市 科技重鎮 敢生樂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