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為什麼比爾蓋茲不給小孩用手機?瑞典國民學者:螢幕使用時間越長,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越高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美聯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美聯

本文共2753字

經濟日報 究竟出版社

編按:作者讓我們明白人類的腦袋其實無法適應快速變動的科技,因此我們的壓力指數飛天、睡眠品質低劣、再也無法專心,各類假訊息傳染病、數位忌妒、注意力殘留、自戀流行病……層出不窮,而憂鬱和焦慮等症狀更成為跨國的通病。

為什麼比爾蓋茲不給小孩用手機、賈伯斯不讓孩子碰iPad?注意力喪失的時代,你不得不面對的手機依存問題!你一天花多少時間在手機、電腦螢幕上?為什麼越來越多高科技名人,禁止家中的孩童使用3C產品?

我們面對的現實是:

•人們一天平均碰手機2600次,每天平均盯著手機4小時。

•手機沒有讓人類升級為2.0版,反而降級成為0.5版。

•光是把手機放在身邊,學習效果、記憶力和專注力就會變差。

•社群媒體具有煽動腦部獎勵中樞的機制,APP是採用能使腦部釋放快樂物質的「報酬系」機制而開發的。

•開發出臉書「讚」功能的人表示,網路成癮的危險性跟海洛因有得拚。

•你花費了大把時光漫遊網際,也讓大企業厚實了營收。

作者: 安德斯・韓森

在我家,會限制孩子們使用數位產品的時間。—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蘋果公司創始人)

二○一七年十月,針對過去二十年來的網路使用習慣所做的調查中規模最大的「瑞典人與網路」公布了調查結果,結論是我們都被手機綁架了,相信沒有人會感到驚訝。不過其中提到一點,幾乎讓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氣。也就是數位產品對兒童的生活造成何等重大影響的真相,而且影響及於相當年幼的孩子。嬰兒,也就是未滿一歲的寶寶,每四人之中有一人在使用網路,據說二歲的幼兒則有半數以上是天天都使用網路。

到了學齡期以上,各圖表的數據線圖根本就攀上了高峰,達到百分之百。除了七歲兒童幾乎每天使用網路之外,十一歲的孩子上有九十八%擁有自己的手機,青少年則每天花三∼四小時在手機上。扣除睡眠、吃飯、往返學校或托兒所的時間,剩下大約十∼十二小時,然而孩子們將這些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都用來盯著螢幕看。

當然,這不是瑞典特有的現象。英國的調查也顯示,兒童與青少年每天花六個半小時觀看手機、平板或是電腦與電視(九○年代中期是三小時)。根據另一項調查,美國青少年每天有九個小時花在網路上。全球各地都出現這樣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大人一直盯著畫面是以犧牲智能為代價,那麼,對這些兒童與青少年會有什麼樣的不良影響?接著就來看看吧。

年輕人精神失調的狀況激增

幸好我不是現代的青少年—這個自私的想法在我腦袋一閃而過。我在某報告中看過這樣的統計數據,十∼十七歲之間曾經向精神科醫師求診、服用過精神藥物的年輕人比例在這十年中變成二倍。增加最多的是強烈的不安與憂鬱,頭號受害者是年輕女性。在斯德哥爾摩,十三∼二十四歲女性中每十人就有一人以上在公立醫院精神科就診,而且還不包括到私人精神科診所的個案。這不是瑞典特有的現象,年輕人的精神失調問題正在全球爆炸性地擴增。在美國,接受憂鬱症診斷的青少年在七年之內增加了六成。

美國自九○年代起就追蹤青少年的生活型態,每年進行大規模的團體調查,詢問他們:「白天在做些什麼?」是與朋友見面?約會?喝酒?還是玩手機打電腦?讀書嗎?運動呢?所有青少年可能從事的活動統統都問。另外也會詢問當時的心情狀況,寂寞?不安嗎?也有關於睡眠的問題。

這樣的調查雖然不容易分析,但是近幾年某些現象變得更具體了。待在手機或電腦前的時間愈長,心情愈低落。每週使用電腦、手機和平板超過十小時的青少年是感覺「最不幸福」的。其次是使用六∼九小時的年輕人。也就是說,比起使用時數低於四∼五小時的人來說,認為自己「不幸福」的比例較高。由此延伸,聽到螢幕使用時間(Screen Time)會想起的全部—社群媒體、瀏覽網頁、YouTube動畫和遊戲,這些都與精神失調有關連。另一方面,如果是從事除此之外的其他活動,像是與某人見面、運動或演奏樂器之類的,則會精神充沛有活力。

這樣的現象在多項調查中都可見到。整合十六項研究對共計十二萬五千名兒童與年輕人所做的調查結果,螢幕使用時間一天超過二小時就會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時間愈長,風險就愈高。對四萬名兒童與年輕人進行調查後發現,相較於螢幕使用時間短的人,每天使用七小時以上者的憂鬱與不安的症狀達二倍之多。

一天七小時的螢幕使用時間,簡直是超乎想像的久。一整天扣除睡眠、交通往返、上學和用餐時間後只剩下八∼九小時。將這些時間幾乎都耗在手機上的青少年真有那麼多嗎?其實這一點也不稀奇。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基本上醒著的時間當中,所有個人的時間都用來直盯著手機瞧。

不是只有歐美國家的研究人員發表這樣的結果。在中國,調查近十三萬名青少年與年輕人,待在螢幕前的時間愈久,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就愈高。雖然也有研究指出,如果是在一定時間內使用的話,有益身體健康。只不過那是指一天一小時左右,與現在年輕人的三∼四小時相距甚遠。

網路可隨身攜帶的時代

自二○一○年至二○一六年,到精神科就診的年輕人急速增加。那段期間,年輕人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開始可以用手機上網。在這個原本幾乎等於不存在的東西上,現在一天平均要花掉四小時。對年輕人,不、對成年人也一樣,如此快速且大規模的行為變化是近代不曾有過的,恐怕也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

如前所述,過度使用手機使得年輕人的精神狀態變糟,是多方面的影響,除了引發壓力使精神狀態惡化之外,也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因為臉書的「讚」或Instagram的愛心符號而經常與他人做比較,每一秒都接受來自數百個同世代的年輕人品頭論足,然後感覺自己像是活在金字塔的最底層。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剝奪了其他活動的時間,尤其是那些可以護衛心靈以防失調的活動。每天在螢幕前待上四個小時,兒童或青少年沒有時間去玩樂並與「真正的」社會接觸。就連運動、甚至是好好睡一覺的時間都沒有。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也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對精神面脆弱的人,還有過度使用手機或社群媒體的人來說,這很可能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本文摘錄自究竟出版社的《拯救手機腦:每天5分鐘,終結數位焦慮,找回快樂與專注力》

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

一九七四年出生,瑞典精神醫學專家,並具有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MBA學位。於世界上最有威望的卡羅琳醫學大學(也是頒發諾貝爾生醫獎的單位)接受培訓,累積了多年研究成果,至今發表2000篇以上的醫學論文,是世界級的研究者。在瑞典的地位與《真確》作者漢斯.羅斯林相當,為瑞典的國民醫師。

他同時也是一位受歡迎的演講者,在瑞典電視臺播出有關大腦的系列紀錄片,並出版多本關於大腦的書籍,成為瑞典超級暢銷作家,著有《真正的快樂處方》,在人口一千萬人的瑞典暢銷60萬冊。第二本書《拯救手機腦》,不僅在瑞典暢銷書排行榜蟬聯42週,在日本也引起廣大關注,一年內熱銷超過60萬冊,成為年度No.1暢銷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書活網「旗上」共有圓神、方智、先覺、究竟、如何、寂寞,六家出版社手牽手心連心。心靈療癒.商管理財.在職進修.健康塑身.小說.親子教養 Eurasian.Fine. Prophet. Athena. Solution. Echo. 對於當代台灣作家與國際版權仲介來說,圓神都是合作的優先選擇,這是由於優良的書籍品質、精準的行銷發行、正視讀者渴望及亮眼的成績使然。也讓圓神與作家建立如家的情誼。

延伸閱讀

上一篇
Redmi Note 14系列開賣 同場加映耳機、手錶、行動電源
下一篇
黃仁勳傳揭秘!曝台積電輝達合作緣起 張忠謀的首次通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