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能源論壇明天登場/永豐餘董座葉惠青:五路減碳 爭取優惠費率

永豐餘董事長葉惠青。永豐餘/提供
永豐餘董事長葉惠青。永豐餘/提供

本文共848字

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永豐餘(1907)董事長葉惠青表示,減碳計畫必須符合氣候法及主管機關要求,特別是以2021年為基準年,並在2030年前達到42%的減碳目標,才能爭取碳費優惠費率。永豐餘減碳計畫不僅符合法令,還爭取最大化優惠,確保碳費負擔降至最低。

經濟日報明(3)日將舉辦「2024能源願景高峰論壇-新能源 永續淨零」,邀請政府首長、企業領袖共同探討如何掌握關鍵能源新技術,迎向永續淨零。葉惠青將出席專題座談擔任與談人,題目為「企業節能淨零的新路徑」。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署、台電、台達電、工研院、永豐餘、凱基金控等協辦。

葉惠青表示,永豐餘會依法令要求,每年向主管機關提交減碳目標和路徑圖,確保按計畫執行,全力以最符合法令方式達成減碳目標。若能達成技術標竿,碳費將從每噸300元降至100元,若選擇國際減碳最高標準,還能進一步減至50元,享有更多優惠。

葉惠青說明,永豐餘減碳目標採取五大路徑,並已付諸實踐。第一是燃料替代,將高碳燃料如煤炭改為低碳燃料,目前已達到35%替代率;第二是生產效率提升,不僅是製程,還導入AI智慧生產系統與微電網技術減少碳排;第三是積極採用再生能源,降低碳足跡;第四是自然碳匯,透過濕地建設、森林管理等增加碳吸存,並配合環境部碳權方法學;第五是營運與碳排脫鉤,在營運成長同時,實現碳排放下降,使業務發展與減碳目標不衝突。

永豐餘減碳策略不僅依循法規,更是從理念到實踐的具體落實。葉惠青指出,公司將這五大路徑作為減碳計畫核心,並持續監控執行狀況,以符合嚴格法規要求。同時永豐餘減碳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務實推動,透過實踐來確保減碳成效。

他也談到永豐餘智慧微電網系統特色,包括該系統具備「契約容量降低」功能,通過降低電力需求來減少基本電費。以高雄久堂廠為例,該廠將契約容量降至低於原定水準,同時依賴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自動監控負載,避免超過限額。

其次系統使用「削峰填谷」策略,於夜間離峰期充電,在白天尖峰期釋放,藉此避開高峰用電,減少尖峰時段電費支出,同時減少與其他企業的用電競爭,達到節省成本。

立即報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每天大魚大肉、一天睡四小時,80歲竟比50歲的我還勇?賣魚阿嬤的健康之道「養生先養心」
下一篇
五月天也難救花蓮?演唱會周邊住房率曝⋯業者嘆時機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