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2字
ESG浪潮令中小企業主很焦慮。但多位關注ESG領域的專家指出,中小企業具創新能力,當企業主有永續理念,比起大企業更有機會投入永續轉型。缺工時代下,企業投入ESG也有助吸引年輕員工。
願景工程基金會21日舉辦「企業ESG實踐論壇」,邀請《2030永續企業革命》作者田瀨和夫進行專題演講,談企業如何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投入ESG行動。論壇由永豐金控共同倡議,理律法律事務所理念支持,吸引逾兩百人參與。
出身日本外交部,在聯合國工作多年的田瀨和夫指出,聯合國的SDGs目標看似遠大,但不外四大關鍵:不遺漏任何人、超越世代、人人都活出自己、活得好。田瀨和夫說,企業設立ESG目標,眼光得放長遠。例如:許多企業把「淨灘」視為ESG舉措之一,但為了避免世世代代「都得淨灘」,應思考如何改變生活方式、教育等長期策略,減少塑膠廢棄物。
田瀨和夫建議企業,可先設定永續目標的達標時間點,再反推回來,思考現在該採行哪些必要措施。此外,SDGs目標涵蓋範圍廣,可找出具關鍵槓桿特性的領域優先投入。例如聯合國長年在貧困國家推動營養午餐計畫,短期內可促進孩童的健康福祉,長遠來看,更能促進尊嚴勞動就業。
座談主持人政治大學信義書院執行長別蓮蒂問,許多企業只關注獲利,如何邁出ESG第一步?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建議,可從客戶和同業的永續報告書了解對方需求,進而決定要從何做起,「要抓重點,不可能包山包海」。
黃正忠指出,中小企業具備創新能力,例如台灣螺絲扣件出口全球第三,低價螺絲走向高端、高價化,成為全球許多低碳車種、航太工業、智能建築等淨零產業的關鍵零件。「變得早、變得快,就能在全球ESG趨勢中找到機會」。
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蕭偉松說,ESG法規繁複、又時常變動,「ESGoal」等法遵管理平台整合法律資訊和企業策略,幫助企業降低法遵諮詢成本,減少紙張浪費。
馬修嚴選創辦人王世煌讓消費者把空的優格容器帶回門市回收,累積一定數量還可享折扣優惠,吸引一批認同減廢的消費者,也帶動顧客回流,證明ESG可帶來新商機。王世煌還發現,投入永續的企業更能吸引年輕人。別蓮蒂也說「未來員工可能比老闆懂得還多」,呼籲中小企業主及早培養永續知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