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9字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GODIVA「杯形紙」溶出試驗超標,業者近半年首次違規,2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邊境檢驗強度將調高為20%至50%加強抽批;此外,大創販售的筷子同樣未通過溶出試驗,且超標逾7倍,業者近半年2度違規,共66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並將檢驗強度調高為百分之百逐批查驗。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香港商歌帝梵亞洲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GODIVA),從日本輸入的杯形紙,以4%醋酸放在60℃、30分鐘,溶出試驗結果,蒸發殘渣值為32ppm,超出30ppm的上限,製造廠為SHINGI CORPORATION LIMITED,違規品項2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業者近半年首次違規,邊境檢驗強度將調高為20%至50%加強抽批。
另外,昇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筷子,品牌名為「大創」(DAISO),製造廠為NANPING JIANYANG YUANSEN CUSTOMIZED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林金富說,將這批產品放在4%醋酸、95℃環境30分鐘,溶出試驗結果,蒸發殘渣值為254ppm;以20%乙醇放置60℃、30分鐘,溶出試驗結果,蒸發殘渣值為91ppm,均超過30ppm上限,由於業者近半年累積2批違規,邊境檢驗強度將調高100%逐批查驗。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曾表示,食藥署邊境檢驗時,會針對進口食品容器進行溶出試驗,模擬生活使用狀況,未通過溶出試驗的產品,代表品質不穩定、應避免用來當作食品容器,否則產品汙染食物可能會產生健康疑慮。
食藥署今天公布的不合格品項有17件,分別為中國大陸花椒、2批辣椒乾、筷子、乾燥龍眼花、造型吸管、長盤及叉勺、夏威夷果;印尼綠豆;馬來西亞南洋咖哩粉;日本山椒、杯形紙、糙米;德國洋甘菊茶;越南鮮甜豆莢和希臘奧勒岡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