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39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昨(17)日表示,AI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現在的AI就像當年網路年代一樣,還在摸索平台及服務,如同大航海時代,要小心有風浪。他強調,相信AI不會僅是風靡一時、最終萎縮的高超科技,台灣要適時鎖定機會,都有機會使用AI創造出新的生產力。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2024創新論壇,以「智慧驅動 點亮永續之島」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探討如何透過快速發展的AI等新科技賦能永續。本論壇由經濟日報、遠傳電信主辦,協辦單位為中保科技集團、長榮集團、元大投信。
童子賢昨天出席2024創新論壇,並以「AI新時代 引動科技創新」為題發表專講。他認為,AI產業發展即將進入新時代,有很多創新的機會。若以人類成長過程比喻,「AI目前處在小學生進展到約中學生階段。」
回顧網路年代帶來的改變,1997年產業界對網路有熱烈期盼,但2000年遭逢泡沫,之後逐步找到正確路徑,而到了2024年,已經沒人懷疑網路的運用以及對產業的貢獻。而現代人生活很難離開網路,比如購物、叫餐服務都基於網路才能實現。
童子賢表示,現在的AI就像當年網路年代一樣,還在摸索平台及服務,「這又是一個大航海年代,要小心有風浪。」他以智慧音箱為例,曾經產業界預估市場規模很大,但最後證明遠不如預期。
他說,受惠於AI,整個科技研究的速度將大幅提升,包括人類面臨的氣候變遷、醫療新藥、基因工程,在硬體設備導入神經處理器(NPU)之後,可以大幅提升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未來的AI創新應用,需要基礎架構搭配合理運用,否則新產品也只會曇花一現。
童子賢強調,相信AI不會僅是風靡一時、最終萎縮的高超科技,「很多東西怎麼應用還不清楚,但是它會進步得非常快,所以要好好的把握」,台灣要適時鎖定機會,都有機會使用AI創造出新的生產力。
童子賢分析,舊有的AI只能專注單一任務或領域,例如自動檢測,可稱為「專家型AI」,但他無法自動學習。而現在新的AI趨勢是,能處理多領域任務,也可以自動學習,是「通用型AI」。
童子賢回憶父親是鐘表師,很早以前就提到之後電子表流行,將改變計時的方式,不要再學這個東西了。而現在,發展中的AI也是相同的道理,將改變原有的產業生態,各界都應該持續關注並加以學習新興科技。
童子賢提到,發展AI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晶片,舉凡輝達、超微、英特爾等供應商,都還是會繼續遵循摩爾定律,在人類史上第五次的工業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AI正呈現指數式的進步趨勢,且在持續進化的過程中較低成本,功能也較為彈性,更接近一個非常厲害的人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